首頁 佳音 康健的人,用不着醫生

康健的人,用不着醫生

0

有一位姐妹的母親,因藥物的不良反應導致抑鬱,如今已經離世。這成了兒女們心中的痛,並且是一種“無能為力的痛”。感恩的是,由於S的安慰和纏裹,最終讓孩子們走出失去親人的痛苦。
另一位姐妹曾經是抑鬱症患者,“悲觀厭世,甚至不想活在人世”。如今她已經走了出來,我相信這並非人的力量,實在是一雙慈愛的手,牽引她走過了死蔭的幽谷。
還有一位和我的經歷非常相似,她在最崩潰的時候,就強迫自己去運動。沒想到,“運動真的是他賜予我們能治癒自己最簡單的良方之一。”雖然這種方法並不適合所有人,但運動對身體和心靈的改觀,是顯而易見的。
我心裡最有負擔的,是一位依然受到抑鬱困擾的姐妹。她曾經用過藥物治療,康復了幾年,沒想到因着疫情,感覺抑鬱癥狀又出來了。但她在疾病中仍有堅定的信靠,“祂的大能,醫治我們的一切疾患,拯救我們的生命”。是的,我相信她一定會脫離所有的疾病,得着完全的健康。
福音書中有這樣一件事情,令人印象深刻。當馬太迴轉以後,在家裡設擺筵席,並邀請了許多的稅吏與主一同坐席。
有人看見以後,立刻質問門徒:“你們的先生,為什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
主回答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在這裡我們看到兩個對比,第一個對比是“康健”與“有病”。很顯然,主將馬太和他的那些同事形容為病人,這並非他們的身體有病,而是心靈有病。
有病的人當然需要醫治,但最重要的是,首先你得認識並承認自己是個病人。否則怎麼可能得到醫治呢?
我相信,當馬太打開家門,迎接這位生命的醫生時,他已經打開了心門,得着了完全的醫治。
第二個對比是“義人”和“罪人”。他來了,並不是為了召義人,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有義人嗎?沒有,“連一個也沒有。”
因此,“我來本不是召義人”的意思,是告訴那群前來質問的人,所有自以為義的人都不是他所呼召的對象;同時也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認識自己的本相,都有機會得着醫治。
每想到這一點,我心裡就充滿了感動。祂何等愛我們,從不嫌棄我們的過往,只要我們願意尋求祂的醫治,祂就會張開雙臂,將我們擁入祂溫暖的懷抱。
是的,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每當腦海中出現這句話,我彷彿聽到了遠古的迴音。
這句話不只是來自兩千七百年前的預言,更來自萬古之先那聲溫柔的呼喚。
今天的你我,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疾病,有身體上的,也有心靈上的。因着疾病,我們無法邁開前進的步伐;因着受傷,我們無法展開翱翔的雙翼。
那些身心俱憊、傷痕纍纍的人,他們最大的渴望就是得着醫治,所以他們才會發出靈魂深處的吶喊:“醫治我!”
當我們吶喊的時候,疲乏的,祂會賜下充足的能力;軟弱的,祂會加添夠用的力量;受傷的,祂會親自包紮和纏裹;有病的,祂會給我們完全醫治。
新的一天,願我們不再憂慮,也不再懼怕。願祂憐恤我們,顧念我們,讓我們的眼淚被祂擦乾,悲傷變為喜樂,讓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得着完全的健康!


沒有評論

留下您的評論

請填寫您的評論!
請填寫你的姓名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