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三十三章描述了一個角色:守望者。在古代社會,守望者的任務,就是負責在城樓上察看敵人在遠方的舉動。當他見到敵人帶着刀劍來襲擊,就要吹號,讓城內的人及時反應,保存性命(結三三1-6)。這類似近代戰爭的空襲警報,守望的人觀察到敵軍飛機的襲擊行動,就要發出防空警報,讓人及時躲避,保存性命。如果守望的人失職,沒有發出警報,一定會被追究責任。當然,如果有人聽到警報而不理會,就要自負後果。
一.守望的責任
神指派先知以西結為守望者,負責發聲,作出警告。這責任非常重大,因為是攸關性命的:惡人必定死亡。守望者必須盡職發出警告,讓人知道,犯罪作惡的人必定死在罪中,好讓他們及早離開罪惡道路,不至於死在罪孽之中(結三三7-9)。
先知以西結受委派作守望的人,向犯罪的人發出警告;而在教會生活中,我們也有類似的責任:要坦誠責備犯錯的弟兄姊妹。主耶穌說:“如果你的弟兄犯了罪,你要去找他,私下指出他的過錯。如果他聽你,你就賺回了你的弟兄”(太十八15,《環球聖經譯本》)。
這句話當中的“你”或“你的弟兄”,都有機會是我們當中的任何人。一方面,每個人都有可能看到身邊的弟兄姊妹犯錯,得罪了神得罪了人。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可能犯罪,甚至有時是不察覺自己做錯,需要有別人指出過錯。
主耶穌將守望的責任交給我們每一個人。“你要去”,是我們主動要去,“指出過錯”(太十八15)。我們為何能夠“指出過錯”?因為有聖靈和聖經的幫助。神差派聖靈來作我們的保惠師:“祂來到的時候,就會在罪、在義、在審判各方面指證世人的過錯”(約十六8,《環球聖經譯本》),這節經文的“指證…過錯”,與馬太福音十八章15節的“指出過錯”是同一個動詞(ἐλέγχω),其名詞(ἐλεγμός)就是提摩太後書三章16節的“指責”:聖經“對教導、指責、使人歸正、培訓人行義都有益處”(《環球聖經譯本》)。聖靈和聖經對人的幫助,其中之一就是“指出過錯”,叫人能夠認清楚罪惡的壞處和犯罪的結果,引導人遠離罪惡,行在正路之上。
保羅也教導我們:“弟兄們,如果有人不慎陷入某種過犯裏,你們屬靈的人就要用謙和的心靈把他挽回,但你自己要小心,免得你也被引誘。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這樣就可以成全基督的律法”(加六1-2,《環球聖經譯本》)。信主之後,我們開始過討神喜悅、離惡行善的生活,而魔鬼仍然隨時隨地引誘我們犯罪。所以,信徒之間需要彼此扶助,如果見到有人不小心陷入過犯裡,就要用謙和的心靈將之挽回。“謙和的心”表示我們雖然正在幫助別人脫離犯罪的困境,但同時認識到自己並不是勝人一籌。事實上,保羅隨即提醒:“但你自己要小心,免得你也被引誘”。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困難當中互相扶持,互相擔當各人的重擔。
二.守望的目的
守望的人發聲指出過錯,其實是愛惜生命。因為守望的目的是要讓人悔改回轉,得着拯救。
神立以西結作守望者,向以色列家發出警告,指出惡人必定死亡(結三三7-8)。人必須認真對待神的警告,千萬不要以為“你們不會死”(創三4)。魔鬼引誘人違背神命令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使人忽略神的警告,漠視犯罪作惡所帶來的刑罰和死亡。
我們要留心聆聽神的警告。罪的工價就是死,神一定會除滅罪惡和犯罪作惡的人。但神愛惜生命,並不願意使人滅亡。神吩咐以西結出聲警告惡人,正是希望惡人離開他所行的,免得他們在罪中滅亡(結三三7-9)。祂更表明心迹:“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他所行的道而存活。以色列家啊,你們回轉,回轉離開惡道吧!何必死亡呢?”(結三三11,《和合本修訂版》)。
神滿有憐憫,祂最終的心意是希望犯罪作惡的人在聽到祂的警告之後,能夠及時悔改回轉。主耶穌 吩咐我們去向犯罪的弟兄姊妹指出過錯,同樣是希望對方能夠聽從和回轉。最理想的情況是“如果他聽你,你就賺回了你的弟兄”(太十八15)。但如果私下的指責不成功,我們還是不放棄,希望他在兩三個人的指責,甚至在教會的指責之下,能夠“聽”(太十八16-17),明白過錯,悔改回轉。但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聽,就把他看作教外人和稅吏。這表示他始終不願意離開罪惡,不願意悔改回轉。這是最令人痛心的事。將信徒看作教外人和稅吏是極其嚴厲的,但無論多麼嚴厲,神“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他所行的道而存活”。
如果我們看見弟兄姊妹犯錯,就要出聲提醒,一方面是因為主已經將這份責任交給我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愛惜他們的生命,希望他們能夠接受指責,及時回轉,得到主的赦免和拯救,脫離罪惡的捆綁。同樣地,如果我們犯了罪,神也抓緊我們,希望我們能夠回轉,在主裏面得着光明得勝的生命。神會藉着聖靈和聖經向我們指出過錯,也會差派弟兄姊妹和吩咐教會來幫助我們知錯回轉。
但願我們認清這守望的責任,忠心地傳遞神的信息,用謙和的心去指證惡行。求主憐憫,讓我們每一個人在不慎陷入過犯時,都能夠聽到從神而來的警告和責備,及時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