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緊密在一起,愈是考驗家人愛的表達方式!」正當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許多人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國外行程被迫取消、政府規勸近日暫勿出國)的緣故,比以前更多的時間回「家」與家人一同相聚。長榮大學神學院副教授吳慈恩表示,許多人若因長期未同住,互動聯繫少,多少有些疏離,返鄉後有了較多時間相處,反而更容易凸顯彼此文化及價值的差異。若相處時間再久些,難免有摩擦。此時唯有增加相互理解與諒解,學習尊重與同理,才能在這波疫情中修補家人關係,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是家庭再生還是舊傷再現?

吳慈恩提到,許多人好不容易回家了,但若長期在其他國家文化裡生活,現在為了疫情回到家鄉,也許會創造新的可能,把舊有的思念或對家的渴望,正向表達出來,彼此也能隨著時空移動,珍惜現在緊密的關係,家庭就會有好的發展。但是,若家人雖然渴望在一起,但舊有的負面互動模式再現,可能又引發舊傷痛。

其次,當全家人被迫在一起時,在校與同學或在職場與朋友互動的方式,若繼續在家中扮演,則也會對家庭關係帶來挑戰。

因為一旦這些角色習慣也帶回到家,父母可能會懷疑「這是我的孩子嗎?」親人認為:「你怎麼會是這樣的人?」「你怎麼說這樣的話?你這樣沒有見證!」因此在一個更多觀察和互動的環境中,若是彼此之間的要求和評斷更多,可能就會帶來衝突。所以,家人要珍惜在家的相處,不要增加更多的規則、評斷,或告訴別人「你應該如何?」

隨著時空的移動,應更理解家人有自己生存中要扮演的角色和方式,在家庭中彼此更多理解,方能一起成長。

◤找到彼此愛的表達方式

吳慈恩也舉例,孩子的線上學習,是孩子與老師的互動時間,父母就不應該在一旁參一腳或說三道四,老師聽了也會尷尬,學生對老師也不好意思。當家人更多緊密在一起,不要太多評斷,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不要否認他們的價值,也讓他們學習負起責任,不要完全倚賴父母的照顧,從國外回來的孩子也更要體諒父母親的感受。

吳慈恩提到,家人更多相處,不要只想「對方應該如何?」而要能更多深入理解家人處在甚麼光景?他們的需要是甚麼?渴望是甚麼?我們能為對方創造甚麼價值?甚至真實地去關懷對方。

以前做不到的,現在願意去做,放下己見或長期的成見,找到彼此「愛的表達方式」。當災難來臨,大家都認同家是愛的凝聚的生命共同體,家人彼此之間在溝通表達上,若能有更多的關懷和理解,更多同理和尊重,較能創造一個彼此滋養的關係。

屬靈帶領者帶家人一起禱告

她也提到,現在有很多「內在美」(太太在美國,先生在家鄉)或影子配偶(另一半因為出差旅行常搭飛機離家)。現在因不能到處飛,都回到家裡,雙方就必須重新調適新的相處模式,不但要盡量陪伴和滿足對方。

吳慈恩表示,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若是家人常常分離,便很難有家庭祭壇的建立。但若平常透過LINE表達關懷、禱告,並鼓勵家人珍惜彼此都在家裡的時候,建立家庭祭壇,則對家人間感情的凝聚將帶來很大的影響力。

特別是疫情中,大家都處在焦慮的狀況,可以彼此禱告,為家族禱告,甚至為教會、社會和國家禱告。因為一個人確診會影響一個家;一個家庭確診,會影響一個社區; 一個社區確診,會影響一個國家。這種生命共同體的感受會更深刻。

所以,家庭的屬靈帶領者,需有智慧地帶領孩子一起禱告,分享彼此之間的愛和相互祝福,真心誠意地把對方放在禱告中,家會變得更溫馨。

留下您的評論

請填寫您的評論!
請填寫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