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
中秋一詞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現。為什麼叫中秋呢?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同時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特別中秋節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月亮”。
一首《十五的月亮》一唱響更是讓人嚮往著十五的月亮。所以一到八月十五日晚上總看到人們用鮮花水果月餅祭月,全家人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就是所謂的拜月。北宋蘇東坡“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對基督徒來說,要回答“明月幾時有?”這類問題並不困難。因為我們相信的是創造論。照聖經上所說,月亮是上帝在太初的第四天創造的(創1:14),創世記第一章論上帝的創造,神在第四天創造了天上的光體,大光管晝,小光管夜。大光就是太陽,小光就是月亮。月亮是一個衛星,它本身是不會發光的,它如同一面鏡子,主要是反射太陽的光。
在詩篇148篇2-3節說:“日頭月亮,你們要讚美他;放光的星宿,你們要讚美他。天上的天和天上的水,你們要讚美他。”這裡告訴我們一個資訊,日頭月亮不是神,它們也要讚美耶和華。月亮星星天上的天體都是神創造的,也在神的掌管中,所以在中秋賞月時,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神的創造。很多中國人看到的只是月亮,卻沒有看到創造月亮的神,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所以當我們過中秋節時,我們不拜月,只賞月,欣賞上帝創造的奇妙!感謝神的安排!
其次中秋節讓我想到了月亮能夠發光,而我們作為神的兒女也要為主發光。月亮發光是因為太陽的反射,我們能夠發光是因為上帝的照耀,我們跟神的關係也像太陽跟月亮,手電筒跟鏡子的關係一樣。我們自己不能發光,只能反射神的光。所以,我們要常常在耶穌基督的裡面,才能做光。
基督徒在過中秋的日子,一定要數算神恩,也要鞭策自己努力為主發光。月亮當空的時候,在默默的見證神奇妙的創造作為,星星的閃爍在訴說神的奇妙,當基督徒在自己的生活中活出見證來的時候,就可以照亮身邊的人,驅走他們的黑暗,給他們帶去光明的盼望。
正如詩篇第八篇說:“耶和華我們的主,你的名在全地何美,”是的每當我們觀看神所造的天,和神所擺設的月亮星宿,提醒我們教會也當像一輪明月,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裡,照耀這個黑暗的世界,將基督耶穌生命的道表明出來,成為神無瑕疵的兒女。
最後中秋節讓我想到團圓,難怪中秋節又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缺月圓來形容人的“悲歡離合”;而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思念故鄉的深情,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所以也難怪中秋節為什麼人們要吃月餅、為什麼送月餅呢?有的家裡買一塊大大的月餅,有幾口人就切成幾瓣,必須把它吃光了。因為他們覺得一家人就像月餅一樣,團團圓圓不可分割,缺一牙兒都不是團圓。而作為基督徒我們不但想到世上的團圓,我們更要渴慕期待在天家的團圓。所以中秋節在團圓之際不要忘了與家人朋友禱告、傳福音、作見證,盼望將來真正的大團圓。
◤結語:一到中秋節你想到了什麼?人們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的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在一輪皎皎明月高掛的時刻,讓我們一起欣賞上帝創造之美、思想上帝創造之工、我們可以賞月而不拜月。正如有人作詩說:“年有春夏秋冬,月有陰晴陽缺。人有悲歡離合,我有以馬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