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的空調壞了,我不得不搖下所有車窗,讓車内溫度快點降下來。我加快車速,風在耳邊吹過,旁邊的車子一輛輛向我身後退去。我突然意識到,車子居然能夠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在道路上行駛。也許是多年的開車經驗,讓我已經對這種高速運動太過習以爲常。

記得小時候的我,總在上課時,幻想着要是自己是聖鬥士就好了,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有無邊的法力。我希望有一件自己的聖衣,最好是黃金的,青銅的。除了有像星矢一樣的戰鬥力外,最好還可以有個傳送門,能從一個地方瞬時到達另一個地方。“這不就是我小時候的願望嗎?”我恍然覺悟。“瞧,這堅硬的汽車外殼并不比紫龍的聖衣差”,而且我現在能在10分鍾内就到達10公裏以外的地方,想想真不可思議。我居然達成了小時候的夢想,實現了“空間挪移大法”,隻是速度上稍顯慢了點,不過也夠用了。我對自己的這個發現着實吃了一驚。“是我太過幼稚還是太過認真了?”我心裏嘀咕着。

我一邊開着車,一邊繼續思考:既然空間上人們已經達到了如此地步,那時間呢?這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click》。這是一部2006年上映的喜劇片,中文翻譯成《人生遙控器》,由亞當·桑德勒(Adam Sandler)主演,看過《老友記》的朋友一定對他有頗多了解。但在此部戲中,他主要飾演一位職場白領。

劇情并不複雜。主要講的是男主有一個萬能遙控器,每當他遭遇到自己認爲是糟糕的事情時,他就會按下那個萬能遙控器快進,快到意識不到有糟糕的事情發生,甚至都不會留在記憶中。這讓男主愛不釋手,可當他習慣了使用這個遙控器的時候,需要快進的頻率變得越來越高,他的耐受力也變得越來越差。沒多久他就變成了一個老人,因爲時間根本不夠他這麽快進使用。在片尾,男主終于清醒過來,他爲了逃避生活中的瑣事和不快,其實錯過了無數個美好的記憶,哪怕那都是些辛苦的、繁瑣的、看似并不順利的,但它們終歸是他人生的一部分。若是失去了這些,他就好似并沒有來過世界一樣,人生毫無意義可言。雖然這是一部喜劇,但有的觀衆看後卻潸然落淚,他們看到的并不是男主,而是自己。

藝術來源生活,這句話一點都沒錯。如今的科技已經發展到我們很難想象的地步。我們可以實現空間上的位移,也可以壓縮時間。

2010年Youtube推出了倍速功能,可以加速,也可以減速。根據2022年8月官方統計,85%以上的用戶是用來加速的,其中1.5倍速度被使用最多,其次是2倍速度。Netflix在2019年推出倍速功能後,倍速觀看(speed watching)取代了追劇(binge-watching),成爲網絡熱搜詞。除了視頻媒體外,哪怕是Podcast也無法逃脫倍速的使用。而對于我來說,除了UFC和羽球比賽我會調慢速度外,其他一律都是1.5到1.75的倍速。是的,時間的确被我們在以某種程度壓縮了。

除此之外,人們從看電影、看書轉爲看電影解說、看書的解說,等等,原本需要花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甚至是需要花上整整幾天時間,現在僅用短短一個小時就可以把整部劇看完。倍速追劇的現象,已經成爲一種文化現象。甚至有人認爲,當一個人習慣了倍速語速後,反而沒有辦法去聽正常的語速了。

這的确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起初大多數人認爲,我們用這種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結果卻是另一件更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我們計劃可以通過倍速減少我們的作業量,但現實是作業量并沒有減少,反而是成倍地增加了。哪怕現在做事的時間被壓縮了,但随之而來的卻是擺在眼前更多的選擇。我們以爲我們有了掌控時間的能力,卻陷入更深的焦慮中。

究其原因很簡單,因爲事物是無限的,而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誰掌握了注意力,誰就獲得了流量。商家用演算推薦法分析我們的喜好和習慣,源源不斷地推送給我們海量信息。看似我們掌握得越多,我們的焦慮感就越少,但結果卻恰恰相反。

有學者統計,當人們用倍數去觀看或者用解說去替代讀原著時,原本可以讓人們感動、開心或落淚的場景反而失去了光彩,人們的情緒是需要鋪墊、沉澱和累積的,但當時間被刻意壓縮後,人們反而失去了那種對劇情高潮的期待,原本心動的段落也蕩然無存。

随着科技的進步,爲什麽我們的焦慮感反而是加重了而不是減輕了呢?爲什麽我們獲取快樂的感覺是變少了,而不是增加了呢?我們不禁要問:導緻這種情況是偶然發生的,還是刻意爲之的呢?

每個人在世間都渴望獲得滿足感和解脫焦慮感。不僅如此,人們需要的是即時滿足感而非延時滿足感。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真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達到即時滿足。因此延時滿足的産品漸漸被取代。就拿媒體來說,現在看紙媒的人減少了很多。不僅如此,up主們會在長視頻中截取出一到兩分鍾左右的内容做成超短視頻,目的就是爲了讓人們直接去看到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出于即時滿足的考慮,用戶就會把越來越多的時間關注和停留在那些超短視頻上,随着用戶習慣的改變也漸漸把那些需要延時滿足的産品剔出。這就像是經濟學中的劣币驅逐良币,最終使整個市場中都充斥着即時滿足的産品。

另一方面,我們也把剪輯藝術運用到生活領域,寄希望于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記得有一次孩子要參加鋼琴比賽,老師要求在家預錄視頻,在鋼琴彈奏的前後,還要求說一段時長4分鍾的英語簡介。爲了這個視頻,我錄制了不下10次,總有不完美的地方。最終不得不用剪輯的方式,把不好的地方去掉,再把幾個短視頻拼湊在一起。

我們希望通過技術來呈現出的是最高光時刻,是最驕傲的時刻,是别人無法企及的時刻,而非軟弱或乏味的一面。但耶稣卻非如此。他是一個木匠,卻很難想象他在生活中,經常和釘子、錘子、石頭、木頭爲伍。

他雖是君王,依然經曆了無數個平凡的日子。他給人們做了榜樣,那就是在任何細微和小事上,都可以榮耀上帝。

記得在我辭去工作後,一時找不到方向。經常糾結于是否要去全職事奉或去當牧師。但心裏始終沒有來自神的呼召。直到有天,某個人提醒我說,其實洗碗工和牧師在神眼裏并沒有差别,同樣都是尊榮的工作。聽他講後,我一下釋懷了。我意識到自己不僅陷入聖俗兩分,更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定義什麽是好的,什麽是次好的。但是神感動我,讓我明白他全然接納我的不完美。因此我可以坦然度日,無需剪輯,無需快進,也不用擔心因爲機會成本而在神那裏失落了寶貴的機會。哪怕我在家裏當了奶爸10年之久,在神面前依然是被看作寶貴的。我帶孩子們一起讀書,一起去超市買菜,一起去運動,這些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細節,在神眼中,都可以榮耀他。

有位牧師曾說到,我們在短暫的世間,若不能在小事上信靠神,度平凡的每一天,那我們在永恒的國度中,将是多麽可怕的一件事。無論一個人多麽成功,他還是要面對每天平凡的日常,那些像聖鬥士星矢一樣的英雄人物,隻存在于幻想中。狄勒德曾說,我們如何度過每一天,自然也就如何度過這一生。在神眼中,活在當下的我,若是與他同行,那就是在永恒裏。

留下您的评论

请填写您的评论!
请填写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