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故事,說到有一位學生,忽然對教會事工大發熱心,成天泡在教會裡,甚至把所有教會以外的事都給視為「屬世」的,包括他的本份-念書在內。考試到了,他仍只願花很少的時間在念書上,但仍奮力禱告,希望上帝能幫助他。考試的結果出來,慘不忍睹,他便開始怪罪上帝,為什麼他這麼愛主,這麼有信心,但上帝卻不賜福給他?
他越想越氣,但卻沒有想到是他自己辜負了上帝所託付給他的「學生」的這個職份,自然也就沒有改變自己的行為,是以他的狀況越來越糟;久而久之,竟偏激的把課堂上教授對學生們所作的要求視為是「魔鬼的攻擊」,認為正因為自己是基督徒,所以才碰到這種事,所以魔鬼才藉由教授們來佔用他的時間。
當然,他的狀況一直沒有好轉,更沒有人因為他的表現,而對他的信仰產生正面印象,他,也越活越不喜樂。
上述只是個例子,但卻可能發生在各行各業的基督徒身上,或許,在許多外人的眼中,會覺得這樣的人很「虔誠」,但很遺憾,就事實而言,這種基督徒恐怕不是虔誠,而是「迷信」!憑心而論,「虔誠」與「迷信」的界限有時很模糊,如何判斷呢?一個陷入迷信的基督徒,常會有三種作為,是真正虔誠者所不會去做的:
1.稚拙地去切割自己的生活、時間:
某些陷入迷信的基督徒,會把週間的工作給視為「屬世」,認為只有週末的教會生活才是「屬靈」的,這種不成熟的二分法,往往是許多基督徒在週間罹患「職場憂鬱」的一大病因。
事實上,除非是從事不正當行業,否則在上帝眼中從來就沒有「屬世的工作」,只有「屬世的工作心態」。《聖經》上說:「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三章23節)「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耶穌)身上了。」(馬太福音廿五章40節)如果我們能用「像是給主做的」以及「做在最小弟兄身上」的敬虔心態去面對自己週間的工作、去看待職場上所會接觸到的人們,就會覺得每件事都有意義,週間的心自然也就能虔敬、榮幸了起來。
2.把成功的責任全推給上帝:
有些陷入迷信的基督徒,會認為只要自己夠努力禱告,夠願意在宗教儀式上付出,上帝就會賜給他外在的頭銜、名氣、學識、財富;然而,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卻是一個懂得與神同工的人,知道自己亦必須盡上努力,因為《聖經》上說,上帝賜福給勤奮的人。
更重要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往往不會去「限定上帝賜福他的方式」,真正成熟的信徒必然瞭解:上帝要賜福給人,不見得會用某些現實的「外在成就」作為賞賜。
3.把不順利的責任全卸給魔鬼:
許多陷入迷信的基督徒,會把失敗的責任全推卸給魔鬼!他們認為生活中所有的不順利,都是魔鬼害的!更有甚者,會把跟自己持不同意見的人全視為「魔鬼的攻擊」,由於這種說法鏗鏘有力,往往能「嚇」得某些資淺的基督徒們對其激昂的言論「寧可信其有」。
魔鬼固然有可能阻撓信徒的理想,但事實上,有時人的失敗其實是上帝所安排的,甚至可能是化了妝的祝福,是祂刻意要讓我們在失敗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盲點與缺失,進而有機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甚至當別人跟您我持不同意見時,也不無可能是上帝有意藉由某些人給予我們提醒,是上帝安排來勸告我們的天使。這些例子在《聖經》亦不勝枚舉。
要虔誠,但不要迷信!請原諒我出自一片善意的這樣說:許多基督徒誤把迷信當作虔誠,以致個人的信仰生活走偏了方向;亦有些群眾誤將迷信的人給視作虔誠的人,甚至將之奉為教會裡的中堅份子、教導大家怎樣去過得勝的生活,漸漸的,整個群體也就越來越偏離真道,越活越迷惘。
要虔誠,但不要迷信!願我們能分清楚箇中的些微差異,作一個虔誠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