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11:1–2:「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你要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什麼災禍臨到地上。」
傳道者給出一個看似矛盾的畫面:把糧食撒在水面?這不是白白浪費嗎?但他卻說:「日久必能得著。」那意思就是:絕非白費!
古代近東世界,這畫面其實並不陌生——商人會將糧食裝上船隻、送往海外,冒著風險經海路貿易,期盼多年後能收回利潤。對他們而言,把「糧食撒在水面」並非荒唐,而是一種勇敢投資的信心行動。
所以,原文中「糧食」,隱約有航海經商、財物投資的意思;甚至以屬 神子民的文化,還有捐助行善、祝福他人的意思。無論哪種意思,都帶出一個核心觀念:你或為增值而投資或因愛心而慷慨,只要願意撒出去的,沒有一樣會是白費。
表面看來是風險管理,其實是信心與敬虔的生活操練。神樂意使用那些「不怕失去」的心,成就出人意料的恩典。
又說:「你要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意思是:不要吝嗇,也不要只照最低的限度給出去。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什麼災禍會臨到。你今天的慷慨與分給人,也許正是你明日困境中得著幫助的緣由。
所以,這段經文在說什麼?
不是教你投機賭一把,而是邀請你用信心活出一種自由的、智慧的生命節奏——放手給出去,信靠 神的時間與方式,會讓這一切成為祝福。
或許你害怕失去,所以,不敢嘗試任何投資;又或許你曾付出關懷、曾慷慨給予,卻沒得著相對應的回應。但請記得——在 神手中,你所撒出去的,沒有一樣會落空!
耶穌的比喻不是這麼說嗎?:那些願意拿才幹去運用、去冒險的僕人,被主稱為「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而那個只選擇把才幹埋起來、只想保守安全的,反而失去了所有(太25: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