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經文:約伯記 1:13–22
災難有時是突如其來的衝擊,有時是遙遙無期的煎熬。前者震撼,後者消磨。但無論哪一種痛,當它真實存在時,都會撼動人最深的根基:信心。約伯經歷的,是那種在一日之內接二連三降臨的驟變——不是單一事件,而是生命全盤瓦解的開始。
同一天,他接連收到四個噩耗:牛驢被擄、僕人被殺、羊群被燒、兒女全亡。那是一場毫無防備、節奏緊湊、層層推進的毀滅。而每次通報都出現同一句話:「只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V15, 16, 17, 19)——彷彿每一位倖存者都是被刻意留下的見證人,只為讓約伯無法迴避、痛徹心扉地直面那殘酷的現實。
這樣的打擊,從資產的毀壞到兒女的喪生,突如其來,接踵而至,誰能承受得了?但約伯沒有抱怨、沒有咒詛,反而在撕心裂肺中選擇敬拜。他相信 神是掌權的 神,是賞賜與收取都不失公義的 神;他深信 神擁有主權。即使無法理解,他仍相信一切都在 神美善的旨意中。越多的「巧合」,越顯示不是巧合—— 神知道每一件事,也有「人難以測度」的用意。
他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 耶和華,收取的也是 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V21)這是敬拜的極致——不是因為擁有而讚美,而是即使失去仍願稱頌。
這世代的敬拜常以感覺為導向、以祝福為目標,從自我出發,衡量得失。但約伯提醒我們:真正的敬拜,是把自己擺回受造者的位置,承認 神才是主。當一切被奪去,他不爭權益、不捍衛尊嚴,只選擇俯伏敬拜——那不是放棄,而是信靠與尊崇:即使那一切曾讓他笑過、愛過、擁有過,如今也願全交在 神手中。
也許約伯心中仍存一份確信:地上的不是永恆的,將來他回天家,必再見所愛,也終將明白一切。所以即使極痛,仍不絕望——因為敬拜中,有信心,也有盼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