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雲神父在一本書《負傷的治療者》中,提到一位年輕牧者去醫院探訪一位在農場做工的工人,這位工人因雙腳需要開刀而住院。在探訪的過程中,這位工人不斷表達出他對於開刀的恐懼,害怕他在開刀過程中死亡,而年輕牧者不斷地用言語為他打氣。年輕牧者對他說:「你出院後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嗎?」,這位工人回答說:「沒有事,也沒有人在等我,只有艱苦的工作」。這表達出這位工人對於生命的無奈,雖然他害怕死亡,但是即便開刀順利,在康復出院後,他的生命仍是沒有盼望的,只有許多「艱苦的工作」在等他,沒有人,也沒有其他事情在等他。就在這位年輕牧者探訪完這位工人的隔天,這位工人就在開刀過程中死亡了。
盧雲神父面對這樣的狀況,他做出了許多建言,其中一個建言,就是這位年輕牧者在這位工人表達出「沒有事,也沒有人在等我」時,應該敏銳察覺到這位工人對於明天是失去盼望的,因為即使手術順利,身體康復之後,等待他的只有「艱苦的工作」。因此,他沒有絕對的理由在開刀麻醉後,努力地醒過來。也或許,他若心中有盼望,即使他在麻醉中遭遇到生命的威脅,也能夠幫自己爭取一些機會,不會因此而死亡。盧雲神父認為這位年輕牧者應該回答他說:「我不會放棄你,我明天就在這裡等你,不要叫我失望」。盧雲神父認為如果有人對這位工人如此說,他就會知道「至少有一個人」在等他,這樣的盼望,可能會幫助他度過這次開刀的危機,再次醒過來。就如同一位即將過世的人,他心中擱著一個盼望,想要見到某一位至親或朋友,他的生命就會不斷地延長,直到那位至親或朋友出現,他才放手離去。若從基督信仰對於死亡的概念,是上帝給予一個盼望,那就是最後會去到上帝所預備的地方。因此,一個有生命的基督徒,不只是活在世上的基督徒,也是抱著上帝給予的盼望而死的人。
有許多基督徒會誤以為當上帝揀選我們成為他的百姓,那麼我們的生命就再也不會遭遇任何苦難,我們的生活也不再陷入困境之中,甚至造物主上帝的愛必然讓我們過著豐盛有餘的生活。然而,真實的生命卻不是如此,實際上,我們基督徒仍然會遭遇到挫折,遭遇到苦難,甚至我們也會因為我們自己犯罪而遭受到懲罰。但是,舊約先知總是不斷提起耶和華對於以色列祖先的愛,就是在出埃及的時候,一路保護他們,讓他們可以過紅海逃離埃及軍隊的追趕,也讓他們順利度過約旦河,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地。基督的福音也告訴我們,上帝差遣祂的愛子主耶穌基督,為了用重價救贖我們的罪,而「罪」所談的就是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疏遠。就如同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他們就是因為悖逆上帝,與上帝的關係疏遠,才受到被擄的懲罰。然而,被擄歸回才是最後的結果,上帝的旨意最終是要帶來拯救的。而這也是基督來到這世上的目的,就是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救贖恩典,讓我們可以重新與上帝有親密的關係。
對於宗教改革家加爾文來說,人類的罪是「人和造物主之間正確的關係的失落」。就如同盧雲神父認為那位工人之所以會在開刀過程中死亡,是因為他的生命失去了盼望,所以他說:「沒有事,也沒有人在等我,只有艱苦的工作」。罪就是如此,人和造物主之間的關係失落,人因而失去了盼望,最終也會失去生命。加爾文也認為:「我們整個本質是敗壞的,我們只能不斷地犯罪,直到上帝本身為我們再造一個新的意志為止」。而上帝的救贖就是在這裡,我們無法靠著自己的意志去改變我們想要與上帝疏離的現況,只有藉著造物主的愛,祂將為我們「再造一個新的意志」,使我們可以得著救贖,不再繼續犯罪。 新的一年,的確我們有新的盼望,而這個盼望應該來自於我們與 上帝的關係。因為我們知道在任何處境中,即使我們正在罪惡之中,只要我們願意轉向上帝,那造物主的愛將引領我們度過所有生命中的關卡。因此,在新的一年,我們與上帝保持親密的關係,透過主日禮拜、讀經、禱告,求造物主讓我們「再造一個新的意志」,透過這個意志,讓我們轉變人會敗壞的本質,成為一個新的、被救贖的生命,更透過服事、關心並幫助週遭或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所活出的生命,如同進入迦南地一樣,是豐盛有餘、充滿盼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