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萬聖節,也可以是分享福音的好節日。
隨著萬聖節的日子愈來愈靠近,社會上也開始針對「要不要過萬聖節」有了一些討論。台南有一所公立幼兒園公開表示「不過萬聖節」,提出六大理由,包含糖果對身體不好、「不給糖就搗蛋」與教導禮貌有衝突、華人的清明和中元都沒過了,沒必要過外國的鬼節…等等。引起家長熱烈討論和轉發,認為「嚇人」和「討東西」,確實不適合孩子。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身為基督徒,為什麼不要過萬聖節?專欄作家克莉絲坦.福斯(Christen Fox)在Ibelieve媒體事工分享了一篇文章,她說,萬聖節在國外是一個相當大的日子,整個十月都會接觸到一大堆相關的活動和消息。當我們覺得過萬聖節不一定和它的源頭歷史有關,只是一個晚上的有趣好玩,我們真的沒有在「慶祝」,只是「參與活動」而已─真有這麼簡單?
◤萬聖節的由來
萬聖節的起源是兩千年前古代凱爾特民族的「薩溫節」,每年10月31日慶祝這個日子,隨之而來的是寒冷與夜長的冬日。這個民族認為夏季豐收與冬日陰冷的交界,也是亡靈出沒遊走的時候,因此他們會點起篝火,穿上各種裝扮來驅趕鬼魂,並且預言彼此的命運。
幾百年後的教宗額我略三世(Pope Gregory III)把11月1日訂為紀念基督徒聖徒與殉道者的日子「萬聖日(All Saints’ Day)」,最終演變為今日的萬聖節。當萬聖節進到美國文化時,已經變成一種以社區活動和街坊鄰居互相參與的有趣活動,沒有巫術與驅鬼的內涵。
◤基督徒觀點:你是「慶祝」還是「參加」?
「慶祝」是把這個節日當成一種傳統,同時也記念源起的意義。「參加」只是選擇這個節日的某個部分來參與。想想一般人對於聖誕節和復活節的想法就知道了,基督徒慶祝聖誕節,是因為知道上帝的獨生子為我們降生,然而有很多人並不相信上帝,卻也在商業化的聖誕氛圍下,一起參與聖誕節有關的活動。
◤基督徒觀點:尋找更有意義的過節方式
很多基督徒應該已經把萬聖節從年度節期裡刪去,但或許,你仍在想著要如何面對這個節日,畢竟這個節日不會這麼快從主流文化中消失。不要只關注在「要」或「不要」過節,試著想想:身為一個基督徒,在眾人都在瘋的這個節日,有什麼是我可以做的?
何不舉辦一個以秋季豐收為主題的活動?預備新鮮的蘋果,以乾草堆、雕刻南瓜(單就這件事來說,並沒有什麼神秘的意涵),一些有趣的小遊戲來辦一場聚會。你可以表達自己不過萬聖節、不玩「不給糖就搗蛋」,但是很歡迎好友們一起坐下來,表達對又度過一個季節的感恩,也謝謝上帝豐盛的賜予。
約珥書2:23這樣說,「錫安的民哪,你們要快樂,為耶和華你們的神歡喜!因他賜給你們合宜的秋雨,為你們降下甘霖,就是秋雨、春雨,和先前一樣。」不管是在萬聖節當晚來場聚餐、電影之夜、桌遊之夜,都是很好的選擇。
另外一個也很好的想法,是趁著萬聖節這一天,當成是一個回報和給予的日子。10月底、11月是萬聖節和感恩節的季節,我們可以想想,有哪些事情是我們可以為周遭朋友做的?
◤三個活出信仰的過節方式
彼得前書4:9教導基督徒,「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即使我們沒有要一起過萬聖節,當中仍然有很多我們可以活出信仰的機會。
1.開放家庭:舉辦一個感恩派對,有吃有喝更好玩。
2.分享上帝的話:如果真的要參與分糖果的活動,何不為每顆糖果都加上一句上帝的話?
3.主動接觸街坊鄰居:萬聖節的日子,其實是一個聯繫街坊鄰居情感的好時機。不管是開放教會、開放小組,我們可以在這個節日主動且熱情的接觸鄰居,把握分享福音的每個機會。
◤若是耶穌,祂會怎麼做?
對於孩子來說,若父母一味的禁止他們參與任何相關的活動,當他們長大或許會感到有些遺憾。我們可以教導孩子萬聖節的由來和意義的同時,仍然為這個節日創造一些有趣的元素,讓孩子能在其中歡樂。
我認為,耶穌不管在什麼景況或節日裡,祂都會張開雙手擁抱每個人,聆聽每個人的心聲,即便這些人還不認識上帝,所行所做也不合乎上帝的心意。
只要清楚自己的信仰,「總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以弗所書5:10)、保持警醒,「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8),並且能夠抵抗世界的價值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12:2)
當世界在慶祝一個源自死亡的節日,我們可以高舉賜復活生命的上帝,並將這個福音與他人分享。
比起煩惱要不要過節,與其好好思想,我們可以在這個節日多做一些什麼?任何日子,任何時刻,都可以是分享福音的最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