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出埃及記十六 3-514-36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一個月,到了汛的曠野,因為從埃及帶出來的食物已用盡,於是又大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十六3)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懷著極高的希望和美夢向迦南前進,他們渡過紅海的驚險以為是最後的一次了。他們在紅海的彼岸高唱勝過仇敵的樂歌,他們腦子裡充滿了舒適和永遠得勝的幻夢,以為每一樣的困難都會超奇地平順經過,他們以為一定是一路無阻的直到迦南。然而現在卻陷落在炎熱的沙漠曠野,沿途只見一片渺無人跡的荒野,他們又饑又渴,因此便灰心失望地怨歎。  要求每日所需用的飲食,上帝必垂聽他們的要求,況且他們都有牛群羊群,為什麼不宰殺而食,他們的怨歎大不應該。

 耶和華上帝聽見以色列人所發的怨言,就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詩篇七八24稱這糧食為“天上的糧食”,25節說:“各人吃大能者的食物;祂賜下糧食,使他們飽足” 。這裡說嗎哪是大能者的食物,是上帝的食物,是天使的食物。嗎哪(Manna)原意是:“這是什麼?”因為以色列人不知道這從天降下的糧食是什麼,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所以稱之為嗎哪。嗎哪對於成人和小孩,同樣富有營養,其味道好像蜜做的脆薄的餅,可用烤或煮,沒有刺激性,如芫荽子,圓白細微,體小而圓,色白如雪如霜,滋味甘甜(民數記十一7-9)。必須每日早晨去拾取,這是叫他們一起來便要仰望上帝為第一。耶和華吩咐他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帳棚裡的人就是自己一家人,不能今日多拾一點,明天可以不拾。

 信心的生活是每日依賴上帝,向上帝支取,正如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以色列人雖帳棚內沒有糧食,亦能安穩無憂,深信次日上帝必再降嗎哪。上帝的倉庫比人的倉庫更穩當、更豐美。“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出埃及記十六19-20)。唯獨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留到明天,卻不生蟲,也不發臭,因為這是上帝的命令。

 有一次猶太人對主耶穌說:“我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如經上寫著說:‘他從天上賜下糧來給他們吃。’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因為上帝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他們說:‘主啊!常將這糧賜給我們。’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六31-35)

 可見嗎哪是預表主耶穌,也是預表主的話。耶利米說:“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耶利米書十五16)。我們基督徒是稱為主名下的人,我們應當以主的言語為歡喜快樂,以主的言語當食物吃下。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日子,若沒有嗎哪便無法生活,我們若沒有主耶穌也無法生活。主耶穌說:“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約翰福音十五5)。主耶穌是我們生活的要素,是我們生命的糧。

 據說嗎哪是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僅有豐富的營養,且是抵抗疾病的良藥。上帝的話不但是我們心靈的糧食,也是我們的良藥。

 嗎哪是日日賜下的,所以我們當天天查考聖經,像庇哩亞的信徒一樣(使徒行傳十七11)。嗎哪僅落在營地四圍的地上,也就是雲柱籠罩的範圍,若離了雲柱籠罩的地方,便找不到嗎哪了。我們若在主耶穌裡面,“……上帝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書四19)。

留下您的評論

請填寫您的評論!
請填寫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