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的起源和英國基督教的宗教紛爭有關。17世紀初,英王詹姆士一世獨尊英國國教,極力排斥其他宗教,一批清教徒為逃避迫害,輾轉流亡到荷蘭。幸得一群探險商的資助,在西元 1620 年,這群宗教上的不妥協者,帶著他們的家庭,乘著五月花號船 (The Mayflower) 來到現在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尋找宗教自由的新天地。他們約在十一月份時登上新大陸,旅途的疲憊,加上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沒有足夠的食物,也沒有合適的避寒處所,這些狀況讓他們之中不少人失去生命。剩下的人好不容易挨過冬天,到了春天正愁不知該如何開始生活時,住在附近的印地安人,熱情地教這些新移民種植玉米,另外也教他們如何狩獵和捕魚。在印地安人的幫助,以及自己辛勤努力之後,他們在秋天獲得了大豐收。因此他們歡樂慶祝豐收,除了感謝上天賜給他們一年衣食無虞,也邀請印地安朋友一起來慶祝,這就是第一個感恩節。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正式宣佈11月26日為感恩節國定假日,後來感恩節的日期經過幾次變動,直到1941年才由國會通過,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假日。從歷史淵源來看感恩節,除了提醒我們應有「感恩的生命態度」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有幾個重要的象徵意義:「信仰的追求」、「族群的融合」、「家庭價值的再現」。許多教會在感恩節會有「感恩奉獻」的儀式,當天的奉獻甚至可以到達數十萬或數百萬元。但是我們到底知不知道感恩節的意義?當我們在感恩節忙著準備「讚美禮拜」的獻詩,忙著準備自己團契有關感恩節的相關慶祝活動,忙著計算今年的收支狀況,預備「感恩奉獻」的大額現金同時,我們是不是可以稍停一下,想一想我們在平常是否已然養成「感恩」的生命態度?想一想我們對於純淨信仰的自我要求如何?我們肯不肯為了追求真實的信仰放棄現有的一切?我們能否稍微反省自己是否還存在有「族群區隔」的刻板觀念?我父親常說一句話:「會感謝的人將會感謝不盡;會讚美的人必然讚美不息。」是的!感謝與讚美會讓人心柔軟;心能柔軟,能容納的東西就多;容納的東西多,眼界與格局自然就寬廣;心胸寬廣的人,愈能感謝他人的善意,愈懂得感恩與讚美。這是個良性的循環,不是嗎?

留下您的评论

请填写您的评论!
请填写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