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十誡,前四條教導我們如何愛神,後六條教導我們如何愛人。第五條「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2)剛好放在愛神和愛人中間。可見孝敬父母是愛神的結果,和愛人的第一步。我們中國也有一句老話說:「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

「孝敬」一辭,希臘原文的意思就是「奉養」。中文的意思,也是奉養。宋代理學家朱熹說:「生不奉養,死祭無益。」理學是研究做人的道理,而做人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奉養父母。我們中華民族有一個特點,就是敬拜祖先。我們認為拜祖先就是大孝,可是朱夫子在這裡提醒我們,當父母還活著的時候,如果不好好的去奉養,死了不管你用甚麼去拜祭都沒有益處。台灣有一句俗話說:「在生吃一粒豆,較贏死後孝豬頭。」在傳統上,用豬頭拜祭父母,表示對父母付出最大的孝心。可是父母已經死了,怎麼會吃我們的祭物呢?我們倒不如當父母還在世的時候,好好的去奉養他們。

光是奉養父母還不夠,更要關心父母,使父母快樂。箴言書說:「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箴廿三25)當我們還作孩子的時候,我們的父母用各種辦法來使我們快樂。如今他們老了,應該輪到我們用各種辦法去使他們快樂。筆者在美國曾經探訪過不少老人院,沒有看見過一個中國老人是快樂的。他們不懂英文,吃不慣西餐。最令筆者難過的,就是沒有親人來探訪他們。這是美國華僑社會的悲哀。我們基督徒絕對不能夠這樣對待我們的父母。

十八年前筆者曾經在佛羅里達州珊瑚泉區開創一間福音堂,現在已經是一個超過四百會友的教會了。去年他們為老人舉行一個特別聚會,請筆者證道,分享的題目是「歡樂晚年」。筆者以為最多只有五十人赴會,誰知竟然有一百多人參加,而且一半以上是年輕人。筆者很受感動,因為那些年輕人肯定不是為了自己而來。他們來,肯定是為了想知道如何幫助他們的父母,得到一個歡樂的晚年。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箴言書又說:「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箴廿三22)意思是說,我們更要尊敬父母。曾參,又叫做曾子,是孔子的門生,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孝儒,傳說孝經就是他寫的。曾子說:「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他的意思是說,奉養父母只是孝敬父母最起碼的行動。可不是嗎?羊有跪乳之德,鴉有反哺之義。連禽獸都這樣做,何況是人呢?尊敬父母才是最高的孝敬。孔子也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換句話說,如果不尊敬父母,就是衣冠禽獸了!

美國第二十任總統賈詹士(James A. Garfield, 1831-1881)兩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母親辛辛苦苦的把他撫養成人。賈詹士長大以Flower_margin up後,曾經當過牧師。他是美國唯一曾經做過牧師的總統。當他當選總統之後,賈母覺得自己年老醜陋,怕丟了兒子的臉,不想去參加兒子的就職典禮。但是賈詹士懇求母親出席,結果賈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當賈詹士牽著母親的手出現的時候,全場會眾都站立起來,熱烈的鼓掌。賈詹士對會眾說:「我今天能夠成為你們的總統,完全是我母親的功勞。」跟著,他給母親一個親熱的擁抱。全場會眾再一次站立起來鼓掌,掌聲有如排山倒海。可惜賈詹士上任不到四個月,就被他的政敵開槍打死了。賈詹士雖然沒有留下偉大的政績,卻為主作了美好的見證,就是為下一代留下一個大孝的榜樣。跟著,母親節和父親節相繼誕生,而素稱「野蠻的西方」(The Wild Wild West)的美國,也成為一個遵守孝道的國家。我們身為美國華僑,不但要為中國不住的禱告,也要為美國恆切的禱告。求神使這兩個看重孝道的國家得福,在世長壽。

留下您的評論

請填寫您的評論!
請填寫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