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基督徒,我们都需要成就感,主要的差别在于:成就感从哪里来?
今天的时代,成就感无疑来自数字。
薪水是数字,长寿是数字,业绩是数字,分数是数字,按赞是数字,点阅率是数字,参与教会的规模是数字,奉献的金额是数字,把数字拿掉,很多成就感都蒸发了。
在这样的潮流下,尤其是网络的世界,我们很容易看见别人的“成功”或者说“蒙福”。
相较之下,其实我们可能默默的承受无形的挫折感。
过去阅听别人的故事可能会激励我们,但是在这个时代,泛滥的成功故事反而可能让我们无感甚至于无奈,因为自己真实的生活相较之下就乏善可陈。
所以有时候基督徒会比一般人更辛苦,因为感觉摸不到所谓“属灵的原则…”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蒙福呢?毕竟生活的压力无比真实的巨大。
谁不想身心愉悦?财务自由还可以奉献?婚姻美满人人称羡?事业有成贡献社会?
但是想归想,现实就摆在眼前,就算认同了成功神学,能能够尝到滋味的也是寥寥无几…
如果没有信仰就算了,反正是自己努力不够,但是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我们不是上帝的选民吗?我们不是应该居首不居尾吗?我们不是应该见证神的同在吗?我们不是不应该平凡吗?
说到底,我们就是需要一个成就感…谁都不想漫无目标的活着…
但是静下心来想,数字带来的成就感真的那么有价值吗?
别人的认同与肯定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个世界每个人追求的本来就不一样,我们真的有自己确定的方向吗?
如果回到圣经的观点,不管你我是不是基督徒,我们都是上帝手中的工作,表面看起来是被上帝派来世界上出差,完成祂要我们完成的使命,但是更深层的意义其实是透过我们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色来雕琢我们的性格,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合乎上帝心意的人,恐怕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如此一来,成就感就只是这个过程当中享有的乐趣,不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或者换个角度来说,看到自己生命的改变才是最大的成就感。
难怪希伯来书的作者强调耶稣为要用受苦来完成救赎,因为改变的过程几乎跟受苦脱不了关系。
想通这一点以后,就不需要用自己或儿女的成就来满足自己,也不用那么在乎别人的掌声与眼光,就单纯而美好的细细品味生命的每个刹那与瞬间,因为我们正在跟永恒相连。
神要恩待谁就恩待谁,神的儿女“巴不得”别人蒙福,而不是“见不得”别人蒙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