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不是要改變上帝,而是改變我,能更完全順服神,任何景況都讓神得榮耀。
去年八月初,內人惠慈住進仁愛醫院,那個週末我們本來要一起去南部講道。雖然住院當天沒做任何檢查,然而醫生的表情,讓我們感覺事態嚴重,同時不准她請假,於是我一人南下。這兩天醫院安排了檢查,報告出來時,我剛好不在,但她已透過醫生知道結果。
禮拜天下午結束服事回到病房,惠慈拿著一張紙,神態自若地要跟我討論她的追思禮拜程序,說她大致規劃好了。話才講幾句,我跟她說:「對不起,我暫時還承受不住,能否先不要討論這件事。」後來她跟我說,知道消息的那天,她腦海中浮現的第一首詩歌是〈寶架清影〉,每天早上醒來就唱。
「在主寶架清影中,歡然立定腳跟,好像盛暑遠行辛苦,投進磐石陰影;
又像曠野欣逢居處,長途喜見涼亭,到此得息肩頭重擔,養力奔赴前程。」
我其實一直相當驚訝,妻子到底怎麼回事?幾乎沒有任何震撼,並且一知道,就立即接受了。剛開始我甚至心理有點不太平衡,覺得她似乎不太在乎我,一心只想奔赴主耶穌的懷抱。
頭一個月因為各種檢查,不可進食,她變得非常虛弱,瘦了好幾公斤。後來有一天,作完一個很疼痛的手術,她虛弱地對我說:「好累哦!我不要再奮鬥了,回到上帝那邊很好,不要再治療了。」本來我想勸她,卻也止住。
我說:「如果真的累了,就回去吧。」我也承認,這對我而言很難、很難。
每晚我堅持住在醫院,因為生怕哪天夜裡,上帝就把她接走了,我想至少要在她身邊。有一天上午來醫院幫忙照顧的同工,強迫我一定要回家休息。然而回到家,我根本睡不著,心中總想著最壞的結局。幾番輾轉反側,我突然從床上跳了起來,在心中默默告訴自己:「作最壞的打算,但不活在最壞的打算裡。」隨即我做了一個決定,回辦公室去。從此我盡我所能地過正常日子,該上班就上班,該帶團契就去帶。翻開週曆手冊上的記錄,這大概是惠慈住院第二週左右的事。
這些日子我學得最多的是禱告,從一個角度來說,我幾乎時刻都在禱告,求主醫治她。許多朋友前來探望,也為她病得醫治禱告,但我也常常想到主耶穌自己的禱告:「阿爸父啊!在祢凡事都能,求祢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祢的意思。」(可十四36) 然而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主耶穌知道天父的旨意,而我並不知道。我知道也相信的是,上帝凡事都能,但祂願意嗎?
曾有門徒問主耶穌如何禱告,講完主禱文後,主講了一個比喻(見路十一5~13)。解釋這段經文,有些基督徒認為,只要我們情詞迫切地直求,上帝就會給我們;也有些人認為,我們就是要直接、大膽地求,上帝就會給你,這是一種直喻式的解釋。但如果仔細看完經文,主耶穌應該是說了一個反面的比喻,「你們雖然不好……,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賜給求祂的人嗎?」經文的重點應是上帝急切地想把聖靈賜給我們,反而不是要人迫切直求。
而第九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學者說典故出自耶利米書二十八、二十九章(註)。當時猶大國在危急存亡之秋,出現一個假先知哈拿尼亞,發預言說:「國家滅亡兩年後,耶和華上帝就會拯救我們,屆時就可以回國。」但耶利米反駁,耶和華的旨意是七十年。
以前我們會將重點放在「七十年」,看上帝的預言是如何準確地應驗。但若是我們回到主前六世紀,人的平均壽命是四十幾歲,也就是說,七十年對許多當時聽見預言的人而言,就是告訴他們復國歸回無望,巴比倫城將是他們的故鄉,不如好好養育下一代,他們才有可能回去。耶利米甚至曾說:「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耶二十九7)他們當然不願意為敵人的首都求平安,但上帝反而說「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就必尋見」;耶利米的重點似乎是說:「上帝縱然不照著我們的期望成就,我們反而要按著上帝的旨意求,上帝必會允准。」
古代猶太人不像我們現在人手一本聖經,往往從七歲開始就要背誦經文。特別重要的篇章,都是一整章一整章背,所以新約作者們引用舊約經文不會斷章取義,都是用整個段落的概念。按此背景,我們回到耶穌所講的這句話,當猶太人聽到這話時,他們腦海裡所出現的,應該就是耶利米書。這意味著耶穌所講的,跟我們所理解的有求必應並不一樣——這段話的意思很可能是「願主的旨意成全」。
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太二十六36~45),路加福音曾提到祂出汗如血,滴在磐石上,而這裡說:「我心裡憂傷幾乎要死」,於是祂禱告:「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袮的意思。」這段禱告的重點在第42節,耶穌說:「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祢的意旨成全。」再去思想主禱文的「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時,這話原來就是主禱文裡的「願祢的旨意成全」(Thy Will be done)。
主耶穌完全實踐他自己所教導的,他的一生就是一個「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順服人生——原來禱告不是要改變上帝,而是改變我,能更完全順服神,任何景況都讓神得榮耀。
面對惠慈的病,我還是這樣跟上帝禱告:「主啊!祢可不可以留下她的性命?」但我也仍願像主耶穌,表達我的心願:「主啊!如果可以的話,求祢挪去這杯,但不要照我的意思。雖然我不知道祢的意思,主啊!我願順服、更順服,願祢的意旨成全。」
(黃旭榮(校園書房出版社總編輯)/林純純、林文凱節錄整理,本文節錄自2014年10 月14日校園福音團契禱告會信息)

留下您的评论

请填写您的评论!
请填写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