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 7:23-25

「這一切我都曾用智慧試過;我說:我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v.23)這話出自所羅門之口 —— 一位被稱為世上最有智慧的人,卻坦言自己「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這不是懷疑智慧的價值,而是揭露智慧的本質:它不是可被掌握的本事,而是使人謙卑的邀請。

當我們以為懂得越多就越能掌握人生,卻會發現——人越想把一切理清,反而越意識到自己的有限。真正尋求智慧的人,不會因此驕傲,反而更謙卑。因為尋求的過程中,我們看見的不是自己的聰明,而是 神的深不可測。

「萬事之理,我都曾用心察究,要知道,要考察,要尋求智慧和萬事的理由……」(v.25)傳道者不是草率地發表結論,而是「用心」、「察究」、「考察」——三重的表達,顯示出一種敬畏與慎重的態度。他的追求,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更認識 神,也更明白人的複雜與世界的有限。

這三節經文提醒我們,真正的智慧並不產生驕傲,而帶來謙卑。愈是渴望明白萬事,愈發現自己無法全知;愈是深思生命的奧秘,愈發現敬畏 神是唯一穩妥的答案。

所以,別以為聰明能解決一切,別以為信仰能讓我們免於疑惑。相反,是在尋求中學會信靠,在不明白中學會謙卑。

今天,你正渴望解開哪些人生的謎題?願你發現:真正的智慧,不是「我都懂了」,而是「我雖不明白,仍願信靠 神」。

留下您的评论

请填写您的评论!
请填写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