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呼召,就是來到神的面前親近祂、遇見祂!」2月14日加利利宣教中心3天2夜的新春特會開幕,方舟教堂內聚集了一群神的兒女,在敬拜讚美中熱切地期盼遇見神,並宣告:「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
◤抓住神應許,帶下豐盛之年
羅仁貴牧師以「抓住上帝的應許」為題勉勵會眾,引用創辦人戴德生宣教士,於自家辦公室門口上的春聯「以馬內利」、「耶和華以勒」和「以便以謝」三方面分享:
一、「耶和華以勒」:神會預備,神看顧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創世記二二14)。
耶和華以勒,是以色列先祖亞伯拉罕的信仰體驗。他老來得子後,神要求他獻上兒子以撒作為燔祭,當亞伯拉罕順服神的要求、確實不為自己保留,而用信心生活時,神便向他顯明那早已預備好代替以撒的羔羊。
此外,在聖經中常見神說:「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何以世代流轉,但這三代人卻都為上帝所稱許呢?美好的信仰傳承是關鍵。亞伯拉罕用信心的行動傳於子孫,順服呼召,且每到一個地方駐紮,都會優先築起祭壇,向神獻祭。羅牧師勉勵會眾:「要讓孩子在信仰的環境長大,把握孩子還小、還聽話的時候,就把上帝介紹給他」。
讓我們思考:要留下甚麼產業給下一代呢?把錢留存作為遺產嗎?或許到二、三代還會被記得,但終久不免逝去;但若奉獻給神、存在天上,便永不朽壞、永蒙紀念。羅牧師說道:「所以這是福份,要把握能奉獻的機會」。
二、「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
羅牧師用一位科學家的小故事比喻「神同在」的可靠。這位科學家到各地去演講,經過無數場講座,隨行的司機把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一天,司機自告奮勇要代替科學家演講,兩人於是交換了服裝,由司機上台、科學家隨行。
肢體語言豐富的司機將演講說得叫好又叫座,但最後的問答時間,第一個問題就讓司機一頭霧水;好在司機仗著科學家在場,從容不迫地對聽眾說:「你的問題問得很好,但是太簡單了,我請我隨行的司機回答你就可以了」,科學家便順理成章上台解了圍。
神與我們同在,就是我們可以放膽的原因。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約書亞帶以色列人進迦南,是摩西很厲害嗎?不是,他們能成就大事都是因為有上帝的同在(出埃及記三11-12、約書亞記一9)。
三、「以便以謝」: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
聖經撒母耳記上第七章記載,一次領以色列人悔改的聚集中,非利士人趁機發動攻擊,「撒母耳就把一隻吃奶的羊羔獻與耶和華作全牲的燔祭,為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撒母耳記上七9);當日,耶和華以雷聲驚亂非利士人,他們便敗在以色列人面前。於是,「撒母耳將一塊石頭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給石頭起名叫以便以謝,說:『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撒母耳記上七10-12)」。
上列經文,羅牧師從以下三點分析「以便以謝」的含意:
1. 上帝的幫助是「長久性的」
「到如今」包括過去、現在到未來,只要我們願意依靠祂、求告祂,就會不斷經驗到上帝的幫助。
2. 幫助我們的是「耶和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如同天高過地。神的方法是人用理智無法測透的,誰能想到神分開紅海來拯救以色列人呢?但在神沒有不可能的事,祂或用神蹟奇事,或藉心中的感動、聖靈的工作,惟顯明的是:幫助我們的神是全能的上帝。
3. 耶和華幫助的是「我們」
神的幫助是有對象的。神沒有幫助非利士人卻幫助了以色列人,不只因為以色列是祂揀選的百姓,更因為以色列在祂面前自謙禱告、認罪悔改。撒母耳以石作為一個見證,提醒百姓不要忘記神的恩典,也謹記神的能力比我們更強大。
最後羅牧師禱告:「天父上帝,我們感謝禰!禰是以便以謝的上帝,透過新春特會,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抓住禰奇妙的應許,不斷去經歷禰的預備、同在與幫助,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