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剛結束,以往充滿喜樂的日子,卻彷彿在記憶中無法再尋見…
想到工作,想到家庭,想到健康,似乎也沒有多麼了不起的壓力,想想看世界上有這麼多苦難,自己應該算是幸福才對…
但是奇怪,就是喜楽不起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就是胸口悶悶的,聽講道無精打采,唱詩歌沒有感動,整個人就是不對勁…
腦子裡快速飛轉,希望找到一些經文,但是說實話,那就像是稻草,撐不住…
內在的自動照明系統啟動了:凡事交托,凡事喜樂,凡事禱告,凡事謝恩…
但是在一明一滅的閃動中,怎麼有點接觸不良的感覺?靈裏的支撐只能維持1秒。
該不會是憂鬱症吧?
於是啟動更深層的神學硬碟: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應該是在經歷某種屬靈爭戰吧…熬過這一段時間,靈命再創高峰…
該找誰聊一聊呢?
不是該找上帝嗎?找人有什麼用?越不想禱告的時候就是越需要禱告的時候…
就這樣…沉沉睡去…都還來不及禱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上述的經驗?
能禱告到睡著都算是有福的,很多朋友就此踏上了失眠的不歸路…
信仰的歷程就是這樣,有時候覺得抓地力十足,上山下海健步如飛…但有時候就是失去平衡,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繞不出來,正因這種無厘頭,所以更加難以啟齒…
有時候信仰彷彿日不落,什麼困難都打不倒,有時候卻失足於一根稻草…
如果大家問我,什麼是基督徒最大的魔咒?
我會說:太想當超人!
正所謂: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所以基督徒不太知道怎麼面對突如其來的軟弱或是低潮…
我們的腦袋好像家裡的電箱,有幾組開關,分別標示著:靠主喜樂!凡事交托!凡事忍耐!凡事謝恩!
萬一停電,就趕快啟動相對應的按鈕,通常很有用,但是有的時候就會有點故障…
其實不是我們知道的不夠多,而是我們忘記自己不是機器…尤其當我們是在「求好心切」的背景下長大,我們就一直覺得「我一定可以的…」
腦袋知道倚靠上帝,理性知道神掌權,不等於我們的情感隨時可以同步,但是從小到大的教導都告訴我們:不要給魔鬼留地步!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其實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慢著,這是人文主義吧?這不正是世界的聲音嗎?我們不是屬神的人嗎?為什麼要接受這種很世俗的想法?
這不是標準的「體貼肉體」嗎?
以上的情況就是更高層次的錯亂了…
到底什麼是基督徒?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第四章呼籲當時「習慣舊約思考」的猶太基督徒要進入安息,上帝要給基督徒的安息遠遠勝過當年迦南地的安息,我們倚靠的是恩典。
知道要交托,知道要喜樂,心頭卻依然有千斤重擔…
就表示我們該意識到:累了!
以利亞很累的時候,上帝就要他去睡覺,然後天使烤餅給他吃,最後再邀請他到洞穴中跟上帝來一段精心時刻,最後,上帝要他去找以利沙,別人眼中的屬靈失敗者卻在登山變相中重出江湖。
親愛的朋友,無論如何,神都與你同在!即使是在糟糕的光景中!
有過相同遭遇的天路客也在周圍不遠處,低吟兩聲,會有人聽見的!
一宿雖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