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将至,儿女心中对爸爸的形象,是什么模样?
有人说:「爸爸像一座山」,稳重坚定;有人说「爸爸像大树」,为全家遮风挡雨;又有人想起「浪子回头」的比喻,说爸爸就像故事中的慈父,总是敞开双臂,欢迎孩子回家。多年前,台湾教会界曾推动「好爸爸运动」,提出深刻的呼吁:「爸爸活过来,家就活了。」这句话道出父亲在家庭中的关键角色与深远影响。
在社会观念中,爸爸是可以倚靠的肩膀、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在悲伤或低潮时,人们常期待父亲坚强,「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这样的形象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疲惫和压力。父亲不只是家中的代祷者和支持者,他们同样渴望,在面对人生风雨、需要安慰的时候,也能有人为他们撑伞、给予理解与关怀。
根据yes123求职网公布的「职场爸爸疲惫指数与父亲节愿望调查」,92.6﹪的职场爸爸曾有过「离家喘息一下的念头」,41.2﹪的职场爸爸,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每逢上班日自认与小孩「几乎没有相处时间的」职场爸爸有21.3﹪,儿女是他们「甜蜜的负担」,害怕家庭和事业失衡,影响亲子关系。
●爸爸也会累 需要休息和家人支持
爸爸的父亲节愿望,前两名分别是「家人和自己身体健康」和「真正能休息放松一天」,儿童福利联盟曾发布「最熟悉的陌生老爸」调查,73.5﹪的孩子希望「爸爸能关心孩子、照顾孩子最重要」
华人情感教育发展协会创会理事长、世新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詹昭能受访时表示,最让这世代的父亲压力山大的因素,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职场工作的压力和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以至于有苦说不出、身心都疲惫。
一个爸爸如果只是靠自己的意志力、财力和工作上的专业能力,是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家「活」过来的,在天父的爱里,来到主耶稣施恩宝座前的爸爸,能够知道自己是极其有限的,除了阿爸天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爸爸。
所以爸爸们不需要硬撑或隐藏自己内心的痛苦,一个谦卑寻求神,能够接纳自己的有限,适时跟妻子和儿女表达「我也需要你们的支持」的爸爸,其实不是示弱,而是生命成熟的勇士,劳苦重担不该是父亲一个人硬扛,而是在天父的爱中,先学习做儿子,先被天父的爱安慰和光照,先被神爱,才能去爱家人。
●没有完美的父亲 但有敬虔的父亲
敬虔的父亲,可以奉主的名祝福他们的孩子,像圣经中浪子的父亲,其实就是预表了天父对儿女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按著《路加福音》第二章的记载,主耶稣在世上的父亲约瑟,偕同太太马利亚,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带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孩子献与主,按著《路加福音》二章52节的记载,耶稣12岁的时候,祂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并增长。
《历代志上》二十九章19节,大卫为儿子所罗门建殿的祷告是「求你赐我儿子所罗门诚实的心、遵守你的命令、法度、律例成就一切的事,用我所预备的建造殿宇」,大卫并非完美的父亲,但大卫在患难中仍敬虔坚定倚靠神,他也以为父的心把儿子所罗门和建殿的工作,用祷告全然交在主的手中,全然献上,一位敬虔的父亲,能够留给儿女最大的资产,不是金银财富,而是信仰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詹昭能说,每位父亲内心深处也渴望被理解、被支持和被安慰,尤其当男孩成为父亲之后,其实内心也是孤单且需要扶持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父母我」,就像父亲会对孩子说:「你应该这样做,不可以那样做。」对小孩来说,家庭就是一个模仿学习的场域,怎么当丈夫、当父亲,就是从家庭里学来的。如果父亲角色在家中缺席,孩子根本无从学起,他鼓励很想要成为一个称职的父亲的男士,教会和全福会的爸爸团契,是很好的情感支持团体,彼此分享、倾诉和扶持,在天父的爱里和爸爸们彼此的支持和代祷下,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多年来在教会和社会传讲婚姻家庭经营和亲职教养秘诀的淡江大学企管系专任副教授洪英正受访时表示,很多人都说现在是「无父的世代」,很多忙于工作和事业的男士,是「人在心不在」的缺席父亲,这与家庭系统、社会系统和职场系统密切相关,如果爸爸是家庭中主要的带领者,要对「我是一个在家里缺席的父亲吗?」有一定的敏感度的。
洪英正说,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席,都会成为家庭的亏损和破口。身为父亲的男人,要把「成为家中不缺席的爸爸」,视为生命的重要价值,圣经的教导是「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他发现很多为人父的男士,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缺席的,整个婚姻和家庭建造的过程,在子女的教养这件事,要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思维,爸爸除了赚钱,也要承担教养和陪伴儿女的责任,只顾赚钱的爸爸,已经过时了,如果愈来愈多的男士成为爸爸后,能够承担或分担养儿育女的压力和责任,相信很多适婚女性就不会觉得生儿育女是很大的重担,而害怕进入婚姻。
●父亲的职分是建造儿女和顾家
洪英正鼓励爸爸们,没有挤不出陪伴儿女时间的父亲,只有价值选择的问题,看爸爸们是否看重父亲这个职分。建立婚姻家庭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牺牲」,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七章32-33节提到,「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 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男人在进入婚姻,生养儿女后,重要的职分就是建造儿女,体力、时间和金钱的牺牲,都是必须的。
华人社会期待父亲要有肩膀,当为人父者压力很大的时候,可以怎么纾压?怎么跟孩子拉近距离?可以敞开分享?全福会台北联会副会长、哈利路亚家教会职场传道林世纬受访时表示,父亲需要来到教会,因为父亲需要真理,需要有同为爸爸的弟兄可以一起同行。即便是遇到教养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心中是可以有盼望的。一个倚靠神且明白真理的父亲,才能「教养孩子,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
父亲跟成年儿女相处,要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更要告诉孩子合乎真理的教导,让孩子可以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对父亲来说,工作很重要,家庭也很重要。要学会分辨优先顺序会不一样,要懂得调整。在工作时间,要把工作当作优先,要认真做,下班了,回到家就要把家庭的关系放在第一位,陪孩子的时间,就不要继续处理的工作、联络公事,这就是优先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