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钱,那就真的是魔咒了!绝大多数的基督徒都知道十一奉献的概念,但是到底怎么执行呢?

甚至于有没有必要执行十一奉献呢?

想必这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但又不方便开口,毕竟谈钱很不属灵啊!。

先不说该不该奉献十分之一,或是如何计算十分之一(税前或是税后?营业额或净利?)

光是有没有能力奉献?就已经是个大问题。

耶稣称赞寡妇的两个小钱,想必不是因为她遵守了十分之一,而是她把养生的都奉献了,耶稣肯定的是她的心态而不是金额,她总不能永远把养生的献上然后喝西北风吧?背后一定是有故事的,只是圣经没有说。

回到现实,当我连下个月的房租或是下一餐饭都还没有着落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凭信心把身上所有的现金都丢到奉献箱?或者我应该更有信心直接刷卡奉献?不是有很多教会直接教教导:多种的多收,少种的少收,想要怎么收,就得怎么种…基本上奉献就是天国的投资,上帝不会亏待你的…

先不说这样的解经大有问题,退一万步想,就算是对的,大家有这个胆子吗?

所以先不要去管奉献的理论或是规定,光是奉献的意愿就是很大的挑战了。

说起奉献的意愿就不得不谈时代背景了,我们的长辈那一代,就算把养生的都献上,基本上也死不了,因为后院总有几只走地鸡会下蛋,院子搞不好也有果树,地上还有青菜,亲戚朋友家可能还种田养猪,在那个守望相助的年代,谁也不能让谁饿死呢。

但是看看现在,就算不吃不喝,也要缴水电费,电话费,交通费,各种可能的罚单,还有你一时想不起来,但就会出现在你家信箱的琳瑯满目缴费单。

在这个M型主流的世界中,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奉献两个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天方夜谭。

就算我们知道圣经里面记载了许许多多关于奉献的教导,大家也知道上帝不缺钱,奉献是一个蒙福的管道,但是要踏出这一步真是无比困难。

不但这样,我们还需要考虑很多基督徒是因为受到传统信仰影响而带出奉献行为,对这些人来说,到庙里要给香油钱,到教会就要奉献,任何神明都是得罪不起的,这可不是圣经的教导而是我们自己的信仰背景使然。

现在大家明白奉献有多复杂了吧?

或许我们先回到奉献的初衷,会相对单纯一点。

上帝为什么要我们奉献?

道理至简!

上帝要我们搞清楚:没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诗篇50篇明明白白的说: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爬的,土里长的…都是上帝的,然后申命记八章18节又说:得货财的能力是上帝给的。

基督徒只要明白这一点就会同意罗马书12章说的: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命是上帝的,头发是祂数的,我们不要忧虑明天,奉献只是把祂赐给我们的一切恭敬献上,聊表心意。

但是该奉献多少呢?这就是学问了。

旧约显示,上帝的数学就是十分之一,由来已久,但是没有说原因。

不过大家想想看,如果上帝的数学是要我们奉献一半会不会有点强人所难?奉献1%会不会有点不痛不痒?

在加州吃个饭可是要给18 %的小费,然后还要另外缴税给政府,因为社会运作需要这样做。

如此一想,上帝的十分之一好像不过分呢,除了要提醒我们不是世界的主人之外,这些经费也是让神的家能够运作,放在传福音的需要上。

到了新约,圣经已经明白说不必再遵守这些了。

所以恭喜基督徒,您是没有被强迫要十一奉献的,取而代之的是「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9:7)

哇呜,时代不同,上帝宣布特赦囉…

其实也不是,上帝本来就不差钱,只因为耶稣带来天国的自由与圣灵的同在,上帝要我们开始去体会新的信仰形式,免得奉献时为难或勉强,那就没意思了。

那为什么教会还持续教导十分之一呢?

因为上帝不缺钱,但是教会缺呀…

这当然是玩笑话,主要是让信徒奉献的时候有个依据,免得担心害怕自己的奉献是否足够。

其实很多信徒的奉献都超过十分之一,但是很多信徒又没有能力奉献十分之一,所以从现在起大家就不要再纠结了,就照目前的状况各自操练信心,大原则就是欢喜快乐,心态就是把养生的献上,知道生命在上帝的手中,祂是老大,要给多少由祂决定,我们只要尽力就好。

至于完全无法奉献的朋友,我相信这也不会是永远的状态,只是当下的过程,或许是让我们操练信心,因为保罗自己也说「或有余或不足」,他也是有赤字的时候,或许是一个财务调整的季节,上帝要我们重新检视目前的生活型态与财务管理。

魔咒从此就消失了吗?

其实没有!

因为把钱拿出来永远是生命的功课,我们就且战且走吧!

留下您的评论

请填写您的评论!
请填写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