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伯記 3:11–26

當痛苦沉重到極限時,話語便成了無力的吶喊。

約伯沒有質問 神、也沒有咒詛仇敵,他只是哀傷地吶喊:「我為何出生?」(V11)或許他也曾想過:「為何當初不是我死去?若能與兒女一同離世,或許早已進入真正的安息。」

他想像死亡是另一個世界——沒有壓迫、沒有奴役,也不再有階級與苦工(V17–19)。在那裡,強者與弱者平等,受苦的與使人受苦的都歸於靜默。他求死,不是出於厭世,而是因為痛得太深,只盼能離開那撕裂心肺的重擔。

他不控告人,不質問 神,他只想——安息。

然而, 神的沉默並非祂的缺席。這場苦難從未超出祂的掌權——神容許撒但伸手,卻明確限定「不可害他的性命」(2:6)。祂知道淬鍊靈魂需要時間,也知道不能太長。對約伯而言,每一天如同煎熬;但在 神眼中,試煉已有預定的終點。

但在此刻,約伯仍不見光明。他說:「我未得安逸,不得平靜,也不得安息;卻有患難來到。」(V26)這是一個誠實的信仰表白——不是不信了,而是真的太痛了!

你若正走在這段路上,請記得:神從不放任祂所愛的。你不是在混沌中漂流,而是在祂知道、祂守護的過程中——而且,祂知道天亮的時刻,已經不遠了。

留下您的评论

请填写您的评论!
请填写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