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创世记二十章1-18节

每个人面对新环境的挑战,多少都会有恐惧不安,尤其是面对充满挑战、压力的生活,若再遇到重大挫折,那么往往余悸犹存,留下严重创伤。「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就曾经历这样的恐惧伤害。

创世记十二章记载,亚伯拉罕满怀信心,遵从上帝吩咐移民迦南,没想到抵达迦南就遇上当地饥荒,于是心生恐惧,为求保命,甚至不惜牺牲太太换取财物。所幸上帝怜悯干预,拯救撒拉脱离法老的手,及时挽回了这个即将破碎的家庭。

尽管事过境迁,亚伯拉罕内心的恐惧仍未得到释放,以致创世记二十章记载,当他再次来到新地方──基拉耳,也是在上帝告诉他,太太撒拉不久即将生产应许之子以撒的关键时刻,他那种面对新环境挑战所带来生存危机的恐惧感,又再次显露无疑。

创世记二十章1-2节:「亚伯拉罕从那里向南地迁去,寄居在加低斯和书珥中间的基拉耳。亚伯拉罕称他的妻撒拉为妹子,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

亚伯拉罕称太太为妹妹的原因是「我以为这地方的人总不惧怕上帝,必为我妻子的缘故杀我。」(11节)他再次因内心的恐惧撒谎欺骗,不惜伤害太太的贞洁,而且这种为同一件事恐惧的阴影更延续到儿子以撒身上(二十六章1、6、7节)。亚伯拉罕因恐惧所受伤害之严重性,就好像一朝被蛇咬,终生怕草绳。

一、惧怕的并发症
人生旅途难免会有恐惧担忧,适度的忧虑使人警醒谨慎,然而若持续停留在恐惧里,将带来内心严重的辖制和心灵创伤,不仅伤害自己也遗祸他人。亚伯拉罕内心的惧怕带来什么并发症?

1.惧怕使人自卑躲藏
「害怕就躲藏」这是人类始祖亚当夏娃所留下来的记号(创世记三章8-9节)。受过严重惊吓的人,内心没有安全感,对事情的反应很敏感,一风吹草动就会觉得草木皆兵,再加上惧怕使人失去信心,害怕再受到伤害,于是迟迟不想面对问题,只有一味躲避的结果甚至形成自卑感。

亚伯拉罕每去到新的地方,常认为当地人有种族歧视,会排斥拒绝甚至加害于他,于是他一再隐藏他的真实身分。事实上,亚伯拉罕是人类第一位先知,有着尊贵的身分,又有上帝的同在,祷告的能力(创世记二十章7节),他应该勇于面对,而不是自卑躲藏。

2.惧怕使人自卫攻击
惧怕在无法躲藏的时候,会转为防卫性的攻击。当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在梦中被上帝责备之后,晓得亚伯拉罕的真实身分及他和撒拉的关系,于是找来亚伯拉罕,责问他为何行这事、让他们招来灾祸。亚伯拉罕回答说:「我以为这地方的人总不惧怕上帝,必为我妻子的缘故杀我」。

亚伯拉罕不仅未承认错误,反而为保护自己而攻击别人。他首先说那地方的人「总不惧怕上帝」,言下之意是心中无神,目中无人。

事实上,基拉耳人并非像亚伯拉罕所说,反而是「心正手洁」,在上帝眼里「心中正直」的人(二十章5-6节)。

其次是归罪他人,将他心里想像的惧怕当成事实──「『必为』妻子的缘故杀我」。11节的言下之意乃是「我之所以不对,乃是因为你太坏了」。

3.惧怕使人歪曲事实
惧怕的人为了使其自卫性的攻击、反应过度的行为,能自圆其说,往往自我辩解,甚至把还没发生的事当成已发生。亚伯拉罕掩盖事实真相,甚至说谎──尽管他们有同父异母兄妹的关系,然而他却故意隐瞒最重要的夫妻关系,称撒拉只是妹妹,以致陷亚比米勒于不义,很显然,这是一种欺骗的行为。

亚伯拉罕下埃及心生恐慌的结果,连累法老全家(创世记十二章17节);而他内在恐惧没得到医治,又再次「行了不当行的事」,伤害到基拉耳人,使他们全国的人都「陷在大罪里」(二十章9节)。

为何被称「信心之父」的亚伯拉罕竟如此胆怯,一错再错呢?他不是那么有信心的踏上移民之路?不是那么勇敢的与四王打仗,抢救罗得?不是那么慈悲的为所多玛迫切祷告吗?为何自己面对新环境的挑战,竟然恐惧到信心全无,忘记祷告,伤害别人呢?

今天在教会里难免也常有这种现象,一些在教会的确有敬虔信仰,平时也热心追求的人,突然间为著某件事做出毫无信仰理性,伤害兄姐、伤害教会的行为,为何会如此呢?这是许多牧者深感痛心、无奈的事。

其实这些疑问是无法依常理来解释的,也不能说他没有信仰,我们必须从他的成长过程是否受过伤害才能得到答案。以亚伯拉罕为例,迁徙到凶险环境带给他内心的恐惧,心灵的创伤就像一颗地雷埋在地下,当你不小心踩到「心灵地雷」马上引爆。这就是亚伯拉罕和有些基督徒平常很有信心、热心、爱心,但当他被触到未得医治的伤痕时,他会毫不留情伤害别人的原因

二、惧怕对信仰的影响
创世记二十一、二十二章记载了亚伯拉罕生命和信仰的巅峰──等了25年得到了应许之子以撒,并且凭信心将以撒献给上帝。在这两件事之前,圣经作者又一次记载了亚伯拉罕的失败──因恐惧再说谎的事,我深信这是有特别用意的,上帝有意借着这一事件来医治亚伯拉罕的内在恐惧,因恐惧深深影响人对上帝的态度,也阻碍上帝对人的赐福。

1.惧怕阻碍人领受上帝的恩典
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一书四章17-18节),他会怀疑上帝的爱和应许,必会阻碍他领受上帝的恩典,因为「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雅各书一章6-7节)

亚伯拉罕首次移民遭遇饥荒的恐惧、环境的凶险,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使他信不过上帝的应许,以致有以家仆以利以谢为后嗣的计划(创世记十五章2-3节),而后更满足于与使女所生的儿子以实玛利,视上帝应许以撒的诞生为开玩笑(十七章15-18节)。因此,上帝必须先医治亚伯拉罕的恐惧,否则将阻碍他领受上帝所应许的恩典──得着应许之子。

2.惧怕阻碍人对上帝完全的信心
惧怕使人在信心上产生严重的缺陷,他会将任何事情都看得严重可怕,并急于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亚伯拉罕就是因为信不过上帝的带领,所以才需要以说谎欺骗来保护自己。

以亚伯拉罕当时信心的景况,他不可能相信上帝是「叫死人复活,使无变有的上帝」(罗马书四章17节)没有这样的信心,当然也就不可能奉献独生爱子以撒。因此,在得着应许之子以前,上帝必须先扫除他内在恐惧的阴影,建立他对上帝完全的信心。

三、惧怕的内在医治
亚伯拉罕的恐惧如何得着医治,顺利领受上帝应许之子,并以完全的信心奉献儿子呢?

1.人的接纳
在亚伯拉罕两次惧怕事件上,有一点非常令人困惑,就是为何上帝没有惩罚亚伯拉罕,反而安排法老王、亚比米勒善待他呢?我深信这是上帝智慧的医治,一个因恐惧受过伤害的人,他最迫切需要的是安慰、鼓励和保护。

因此,亚比米勒适度质问「你怎么向我这样行呢?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了你?」提醒亚伯拉罕不要陷人于不义,并清楚告知「你向我行不当的事了」之后,亚比米勒立即原谅亚伯拉罕,赐给他许多财产,还准许他「随意居住」(创世记二十章15节),给予居留权的保障,此外,还给撒拉一笔遮羞费遮掩她的羞耻,使她「在众人面前没有不是了」(16节)。

很显然,医治的第一个步骤乃是周围的人适度提醒他的错误之后,让他感受到他是被爱、被接纳的,并且遮盖他的羞耻,给予足够的安全感。

2.自己勇于面对
「害怕就躲藏」这是人之常情,但要解决内在的恐惧,却需要勇敢面对令你恐惧的事。接下来17节提到:「亚伯拉罕祷告上帝,上帝就医好了亚比米勒和他的妻子,并他的众女仆,她们便能生育」,亚伯拉罕开始为他惧怕的对象祷告,而且这是一种求上帝赐福对方的祷告,很明显,亚伯拉罕已能坦然、勇敢面对令他恐惧的人,除去了他和亚比米勒之间因恐惧带来的隔阂。

勇于面对惧怕的人或事,并为惧怕的对象祝福、祷告,才能从惧怕的阴影里得释放。而且上帝喜爱我们为伤害我们的人祷告,当上帝垂听祷告时,对方将认识上帝的作为并与我们和好,正如后来亚比米勒待亚伯拉罕一样。

「当那时候,亚比米勒同他军长非各对亚伯拉罕说,凡你所行的事都有上帝的保佑。我愿你如今在这里指著上帝对我起誓,不要欺负我与我的儿子,并我的子孙。我怎样厚待你,你也要照样厚待我与你所寄居这地的民。」(创世记二十一章22-23节)

3.上帝重建信心
「亚伯拉罕祷告上帝」也表明亚伯拉罕再次来到上帝面前,修正了他和上帝的关系。当亚伯拉罕勇于面对内心的恐惧时,上帝也以垂听他的祷告,使亚比米勒全家均能生育,来重建他的信心,让他体会「那在我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约翰一书四章4节),明白亚比米勒不是惧怕对象,反而是需要代祷的对象。

因着上帝的怜悯医治,亚伯拉罕的祷告蒙应允,恐惧得消除,在信心的功课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使他能「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宝座前」(希伯来书四章16节),以完全的信心顺服上帝的吩咐,献上心爱的独生子以撒。

一个因恐惧受过伤害的人,你无法用理性、信仰来解释他的行为,你也不能试图改变他或阻止他不再去伤害别人,惟一解决的方法乃是周围人的了解接纳,而自己意识到本身内在的创伤,勇于面对,接受主耶稣爱的医治。

讨论分享:
1.为何亚伯拉罕不惜牺牲性命冒险救罗得,表现得如此勇敢,但对自己面对新环境生存危机,却显得懦弱惧怕呢?

2.亚伯拉罕内心的恐惧带来什么并发症?他怎样伤害别人?

3.为何亚伯拉罕伤害别人,而上帝却没追究他的罪,反而怜悯恩待他?上帝如何帮助他从恐惧中得释放呢?

留下您的评论

请填写您的评论!
请填写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