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撒母耳上一章21-28节;以弗所六章1-4节
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人出生而养育长大,终是脱离不了家庭,故家庭是人最初接触的地方,也是开始学习爱的所在。以弗所书短短仅有六章,自第五22起至六9说明家庭中夫妇、父母、子女、主仆各人应有的本分。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耶稣基督为家庭中唯一的主人,无论起居作息、用膳就寝,切勿忘记主耶稣基督的存在,随时诚心祷告祈求,靠着圣灵,警醒不倦。
现今整个社会随着时代变化的影响,家庭也就产生很多变化。因此,总会将每年的母亲节开始的那一周定为基督化家庭周,以使基督徒自我检讨家庭生活,重温圣经的教训,来共同努力建立以基督为主的家庭。
一、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危机:从客观角度分析其地位及情况,简括来说有下列四项危机:
1. 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华人社会制度原以家族为中心,可是受了工业社会的影响,大家庭改变为小家庭,旧有家族观念中的行孝道、谈忠恕,多少也受了些影响,亲戚关系逐渐疏远。
2. 现代都市中的家庭丧失重要性:过去以家庭为整个生活的中心已经不合时代动向;当今谋生的职业场所不再在户内,甚至主妇也出外工作;教育训练更是完全仰赖学校或训练机构办理,娱乐除可在户内看电视之外,多设娱乐公共场所;宗教有宗教的团体,不参加宗教团体无法深解教义;家庭同桌团聚的机会很少,家庭变成一小「旅馆」而已。
3. 教育的提高与偏重:提高教育确是社会进步的好现象,但却引起下一代人的骄傲,忽视旧有传统的价值,子女上学住宿学校已极为普遍,因此就冷落了家庭的温暖,使得父母、子女两代间的生活习惯距离愈疏愈远。
4. 感染社会恶习:当今的大众传播如电影、小说、报章杂志,报导黄色新闻及强调物质享受者甚多,导致年青子女伦理观念大乱、家庭充满纠纷。
二、 基督徒的孝道:就基督化家庭中父母子女两代关系来谈。首先依以弗所六1-3解释「作儿女的本份」。
华人基督徒不祭祖先,不点香烛、不瞌头,使人误解基督徒不讲孝道,其实我们基督徒都知道十诫中的第五条就是叫我们「要孝敬父母」。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中也并未忘记母亲。保罗在弗六1说:「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就「在主里」这三字而言,其主要的精义应重视于属灵方面,父母已是基督徒的,子女当然跟随父母敬拜、事奉上帝;父母尚未信主的,子女自己就应该把基督教的信仰推介给父母,时刻为父母祷告,自己也应生活端正,祈求上帝使父母感动归主,这才是真正「在主里」的孝道。再从该经节「听从父母」四字言,事实上确是很不容易实行,尤其现代儿女受了高等教育之后,成见极强。然而为儿女的,还是应该在主里听从父母,无论求学、就业、婚姻的大事,交友、游乐的小节,应该多听从父母的劝导和指示,即使意见分歧,仍应以相爱与忍耐的心多方解释,务使父母喜悦取得彼此谅解和合作。
三、 基督徒父母的本份: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伟大和牺牲的,亦应注意下列三项(弗六4)
1. 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儿女会在父母生活习惯中学习处世为人的方法。父母的人生观必定想将最宝贵的东西遗留给子女,假如是「金钱、教育、权势」等属于物质方面的,儿女就会同样的傚法。假如是「服务人生」,属于事奉主为中心的,儿女当然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2. 不要惹儿女的气:基督徒的父母应有耐心和理解来养育儿女,尊重年青儿女,不摆出父母的权威,用温和的态度来启发引导儿女。对于宗教信仰、人生大事,更不可强从私意,应多方关怀接近,来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
3. 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儿女原是属于主的,父母不过是受主的交托来管理和养育。所以在基督化的家庭里,能以主耶稣为全家之主,全家便可一同赞美、祷告上帝,时刻与主同在。若能如此,子女便会爱上帝、认识上帝、事奉上帝,若是过分注重子女的教育而使子女远离上帝,父母的责任是很重大的。撒母耳的母亲哈拿带其子到圣殿归属上帝,使撒母耳一生事奉主,这正是给父母傚法的一个好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