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问题,从人类被造以来就存在。现代社会科技发达,文化多元,诚信问题更是五花八门,从国际间的权谋尔虞我诈,到日用饮食的食品安全,没有人能轻易逃脱。
诚信危机,最近又添一桩。福斯(大众)汽车是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员工超过二十七万人,拥有金字招牌,在全球五百大企业中名列第八。福斯在清洁柴油科技上领先群雄,但世事经常就是这么讽刺,福斯竟然爆发废气排放造假的丑闻。事发后,福斯股价在两天内跌失三分之一,但坠落最厉害的,是德国汽车的品牌、品质的形象,企业的信誉、德国的经济、以及欧洲雪上加霜的经济。
归根究底,这是诚信的问题。任何牵涉到诚信的问题,绝非小事。
◤若有知识而无诚信
造假当然都是蓄意的,但福斯的造假却精致得令人心惊胆跳。汽车业挖空心思设法规避法规,用尽各种手段欺骗检测单位,根本不是新闻。造假,当然是违法的,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利之所趋,歪风难绝,测试造假的手法,随着科技发展,日渐高明。
六年前,福斯汽车开始将复杂的编码植入控制汽车的电脑软体中,能追踪方向盘和踏板的动作。平常行驶时,汽车自动关闭污染控制系统。当软体发现汽车被送进实验室测试时,便会自动启动污染控制程序,轻松的通过检验。因此测试时,福斯柴油汽车是模范生,一旦上了马路,就摇身一变,成为合法的高排废乌贼车,甚至超过标准值数十倍。
如此精心运用高科技的恶意欺骗,遭到质疑仍然多次推诿狡辩。若非专家团队锲而不舍,二年半的测试调查,不断提出科学实验数据,福斯不会俯首认罪。今年美国威胁拒发福斯二○一六年柴油新车款的证照,迫使福斯新车无法在美国上市,福斯才就范,坦承造假。德国工业与荣誉沦落至此,令人感叹。
反正,东窗事发时,罚款了事。福斯总裁温特康推说不知情,恐怕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现实的世界,其实也不太理会这些。丑闻发生,福斯股价大跌,然而温特康一宣布辞职,股价立刻应声上涨。夫复何言?温特康本人虽然狼狈下台,但辞职后却可坐领六千七百万美元的离职金。谁在乎诚信危机?
有知识而无诚信,是令人颤栗的邪恶。有知识而无诚信的社会,令人恐惧。
◤若有欲望但无诚信
诚信的道理,根本不是高深的学问。其实,人在小小的年纪就可以明白,不须到上幼儿园的年纪。
多年前,曾流传着一篇中国大陆高考中得了满分的作文《诚信漂流记》。文章其实简单,毫无取巧处,风格颇像约翰本扬的《天路历程》。可惜该文作者不知其名,但颇能反映出福斯丑闻的症结,好文能触发反思,援引如下:
话说「诚信」被那个「聪明」的年轻人投弃到水里以后,他拼命地游著,最后来到了一个小岛上。「诚信」就躺在沙滩上休息,心里计画著等待哪位路过的朋友允许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诚信」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欢乐轻松的音乐。于是他马上站起来,向着音乐传来的方向望去,他看见一只小船正向这边驶来。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写着「快乐」二字,原来是快乐的小船。「诚信」忙喊道:「快乐快乐,我是诚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吗?」「快乐」一听,笑着对「诚信」说:「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诚信就不快乐了,你看这社会上有多少人因为说实话而不快乐,对不起,我无能为力。」说罢,「快乐」走了。
不久,「地位」也来了,自然也不肯让「诚信」搭船,因为地位来之不易,有了诚信,地位恐怕不保。随后,「竞争」们也来了,当然也不肯搭载「诚信」,否则他们如何在如今竞争这么激烈中进行「不正当竞争」。
文章的结尾有些道德劝说,但颇有智慧与洞见:正当「诚信」感到近乎绝望的时候,一个慈祥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孩子,上船吧!」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船上掌著舵说道:「我是时间老人。」「那您为什么要救我呢?」老人微笑着说:「只有时间才知道诚信有多么重要!」
在回去的路上,时间老人指著因翻船而落水的「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失败的。」
◤若要诚信必有代价
今年暑期,到欧洲宣教讲学途中,在飞机上看到连续两则欧洲银行的形象广告系列,印象极为深刻。
第一则广告,父亲在出门前,将一个美丽珍贵的花瓶放在柜子上,嘱咐儿子答应不要去碰它,因为摔破了就无法替代。儿子自然答应听话,但后来终究还是敌不过好奇心的驱使,拿起了花瓶,小心把玩了一会儿,再放回去。父亲回来以后,发现花瓶的位置已被移动,就问小孩说,你不是答应过我,不会碰这个花瓶的吗?就在小孩惊惶不知所措之际,父亲把花瓶打碎在地上。小孩惊慌哭泣,父亲蹲下,抱着孩子,对他说:你要记得,最珍贵的就是诚信。
第二则广告的场景是在一个儿童乐园,另外一对父子同游。这父亲询问售票员,旋转木马的票价如何计算。售票员回答:五岁以下儿童免费,您小孩多大?父亲回答说:小朋友刚六岁,随即要付钱。售票员说:你大可以跟我说他年纪更小一点,我真的也看不出差别。父亲回答:这样说是没错,但是小朋友会知道。接着,父子相视而笑。
诚然,诚信的代价很高。无论世道如何,人对诚信的渴慕与追求,永远不会停止。学者可有千百个理由与理论,但我认为,最根本的理由是因为人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结果自然渴慕诚信。圣经斩钉截铁地说:「神不是人,必不致说谎,也不是人子,必不致后悔。祂说话,怎能不作?祂发言,怎能不作成?」(民廿三19,《新译本》)人经常不信实,但内心中仍憧憬著能诚信,至少人都不愿意别人欺骗他。
鲁益师在其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返璞归真》一书中,有犀利的英国式幽默,将人的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还有一件最了不起的事。这就是你如果遇到一个人,说他不相信世上有真正的是非原则;可是转眼间,这同一个人,自食其言,自毁对你许过的诺言。要是你也不履行对他的诺言,他不等
你置辩,会抢著说『这不公道』。」
人虽常失信,但神是恒常可信的(参提后二13)。正是因为人会背信,所以人更加渴慕世间有诚信,敬畏信实的神。「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神,祂是神,是信实的神;向爱祂、守祂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申七9)
在末世审判中,诚信也将是人必须向造物主交帐的大事。难怪启示录特别提起基督的名字:「我观看,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他审判、争战,都按著公义。」(启十九11)
主耶稣对门徒的教导就是这么简洁扼要:「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如果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五37,《新译本》)
关于诚信,有什么宣告与命令,比这话更简单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