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爱之语:打开亲子爱的频道》一书由「中国主日学协会」出版,作者盖瑞.巧门(Gary Chapman)、罗斯.甘伯(Ross Campbell)将儿童能感受到爱的爱之语归成五大类: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言词、精心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
儿童的五大类「爱之语」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情绪爱箱,那是补给情绪力量的来源,使之能安然度过儿童期与青春期挑战。
正如,汽车从油箱得到动力来源,孩子们也从情绪爱箱补充精力。故而,父母必须加满孩子的情绪爱箱,使之能正常运转,充分尽情发挥潜力,朝目的地前进。
父母们可借着表达对孩子的五种「爱之语」,用爱去填满孩子的情绪爱箱。
爱之语一》身体的接触
身体的接触是其中一种最有力量的爱之语,它大声呼喊著:我爱你!
小孩出生最初几年,需要大量身体接触。幸运的是,拥抱和抚摸婴儿几乎是母亲天性,且在大多数文化中,父亲也会积极对婴幼儿付出感情。
当婴儿逐渐长成活泼幼童,身体接触的需要并不会减少。孩子每天需要很多有意义的身体接触(如拥抱、亲吻、摔角等),父母要尽可能去表达爱。
被怀抱、抚摸和亲吻的婴孩,远比长期被冷落、缺乏碰触的孩子,容易发展健全的感情生活。
在很多文化中,聪明父母都了解触摸孩子的重要性。他们发现,让孩子接受长者的温柔触摸很重要,如祖父母。
爱之语二》肯定的言词
亲切和挚爱的话、赞美和鼓励的话,以及所有能给予正面引导的话,都在说:「我在乎你!」这句话能滋养孩子内在价值及安全感。
就传达爱来说,话语就是力量。孩子可能因为一句肯定的话而终身受益。反之,因短暂挫败而发出的尖锐话语,会伤害孩子自尊心,使之怀疑自身能力。因为,孩子认为成人深信自己所说的话。
因此,父母和其他对孩子来说举足轻重的成年人,应赶快为负面、批评或粗暴的话向孩子道歉。尽管这些话无法因为一句道歉而完全抹煞,但能将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
爱之语三》精心时刻
精心时刻是父母给孩子的礼物,传达出「你很重要,我喜欢跟你在一起」的讯息。这使孩子觉得自己对父母来说是世上最重要的人;孩子觉得真正被爱,因为「他单独拥有父母」。
精心时刻的焦点在于注意力,意思是给予孩子全心的关注。
精心时刻不仅意谓亲子一起做事或玩乐,也是更深入认识孩子的方法;最重要关键,不在于亲子一起做什么了不起的事,而在于亲子一起做事,即同在一起。
最具滋养品质的精心时刻,常常是在「家里」与孩子单独相处之时。若你有多个孩子,需找出时间与之单独相处。
爱之语四》接受礼物
给予及接受礼物是表达爱的有力方式。若一份礼物能激发孩子创造力,使你与孩子在爱中紧紧相连,就是有意义的礼物。
有意义的礼物会成为爱的象征;那些真正传达爱的礼物,是爱之语一部分。此外,孩子必须觉得父母关心他,父母才能用礼物真正表达出爱。
因此,其他各种爱之语要伴着「礼物」一起送给孩子。为使礼物能表示衷心的爱,父母要结合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言词、精心时刻和服务的行动,来充满孩子的爱箱。
送礼物给孩子时,父母心中要有一把尺——礼物应能真诚表达爱,若代表的意义是「服务的报酬」或「贿赂」,究其本质而言不该被称为礼物。因此,对孩子有益处、为表达爱而选购的礼物,才能按著父母的心意而被孩子享有。
爱之语五》服务的行动
许多人以服务的行动为主要爱之语。实际上,教养子女本就是以服务为导向的天职。
身为父母当然要服事孩子,但主要动机不是取悦孩子,而是做对孩子最好的事情。取悦孩子通常不是表达爱的最好方法。父母需要服事孩子,等到孩子有能力做得到,就得教他们服事自己和别人。
父母所做服务行动,应要按照孩子年龄的程度,去做孩子无法做的事情;服务的行动可以成为孩子「服务」与「负责」的榜样。
其实,当父母用服务行动向孩子表达爱,去做他们无法做的事时,就是在树立模范。这会帮助孩子免于自我中心,能懂得帮助别人,这是作为父母的最高目标。
除非孩子「感受到爱」,否则不会「觉得被爱」
爱是教养孩子的基础。
在教养儿女的事上,凡事取决于亲子间爱的关系。如果孩子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就没有什么办法能行得通。
只有在孩子感觉到被爱和受呵护时,他才会凡事尽力。或许,你真心疼爱孩子,但惟有你表达的爱之语能传达出爱,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否则他不会觉得被爱。
每个孩子都有一种主要「爱之语」,是他们最能懂父母的爱的方式。正确辨识和表达孩子的主要爱之语,才能使之知道你爱他。孩子需要知道自己被爱,而能发展成为一个能给、能爱别人,且负责任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