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的起源和英国基督教的宗教纷争有关。17世纪初,英王詹姆士一世独尊英国国教,极力排斥其他宗教,一批清教徒为逃避迫害,辗转流亡到荷兰。幸得一群探险商的资助,在西元 1620 年,这群宗教上的不妥协者,带着他们的家庭,乘着五月花号船 (The Mayflower) 来到现在麻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寻找宗教自由的新天地。他们约在十一月份时登上新大陆,旅途的疲惫,加上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没有足够的食物,也没有合适的避寒处所,这些状况让他们之中不少人失去生命。剩下的人好不容易挨过冬天,到了春天正愁不知该如何开始生活时,住在附近的印地安人,热情地教这些新移民种植玉米,另外也教他们如何狩猎和捕鱼。在印地安人的帮助,以及自己辛勤努力之后,他们在秋天获得了大丰收。因此他们欢乐庆祝丰收,除了感谢上天赐给他们一年衣食无虞,也邀请印地安朋友一起来庆祝,这就是第一个感恩节。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宣布11月26日为感恩节国定假日,后来感恩节的日期经过几次变动,直到1941年才由国会通过,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假日。从历史渊源来看感恩节,除了提醒我们应有「感恩的生命态度」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有几个重要的象征意义:「信仰的追求」、「族群的融合」、「家庭价值的再现」。许多教会在感恩节会有「感恩奉献」的仪式,当天的奉献甚至可以到达数十万或数百万元。但是我们到底知不知道感恩节的意义?当我们在感恩节忙着准备「赞美礼拜」的献诗,忙着准备自己团契有关感恩节的相关庆祝活动,忙着计算今年的收支状况,预备「感恩奉献」的大额现金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稍停一下,想一想我们在平常是否已然养成「感恩」的生命态度?想一想我们对于纯净信仰的自我要求如何?我们肯不肯为了追求真实的信仰放弃现有的一切?我们能否稍微反省自己是否还存在有「族群区隔」的刻板观念?我父亲常说一句话:「会感谢的人将会感谢不尽;会赞美的人必然赞美不息。」是的!感谢与赞美会让人心柔软;心能柔软,能容纳的东西就多;容纳的东西多,眼界与格局自然就宽广;心胸宽广的人,愈能感谢他人的善意,愈懂得感恩与赞美。这是个良性的循环,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