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为家户环境除旧布新时,如何也为心灵大扫除?远东福音会总干事、中华福音神学院推广教育处资深新约教师 厚恩牧师说,心灵的除旧布新就如除酵,不要轻率地认为「有这么严重吗?」而轻忽了生活与事奉中的一点点面酵,需要以一颗不马虎的心,从内而外、从个人到群体,检视省察,才能带来神所喜悦的新生命。
厚恩牧师受访时说,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除旧布新,旧约当中的除酵节,就含有除旧布新的观念;而从哥林多前书五章6到13节,更可学习到为心灵除旧布新的原则。
◤一点面酵如破窗 须及时修复防微杜渐
首先原则是要留心那「一点」面酵。「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五章6节),这就如犯罪学者威尔逊(James Q. Wilson)与凯林(George L. Kelling)的「破窗理论」,如果一栋大楼有破窗未修复,就会有更多破坏发生,甚至更多犯罪情事会在大楼扩散,所以要防微杜渐,在错误或灾害萌发之初,就及时制止,避免它继续发展。
牧师表示,哥林多前书写作时间一般推论是在除酵节前后,保罗趁著当时的节期,引导读者思想节期的意义,「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哥林多前书五章7节);出埃及记二十章15到20节提到,逾越节后有除酵节,而基督犹如逾越节的羊羔,已代替我们的罪被杀献祭,因此基督徒应该要除酵,除掉旧的罪恶习性与行为,走上成圣的道路。
哥林多教会当时有乱伦淫乱的事,保罗指出他们当中有「自夸」的问题,哥林多教会价值观出了问题,问题之一可能是过于看重恩赐、才能,认为某人有修辞技巧或流行文化的优势才是可夸的、引以为荣的,对于乱伦的罪就觉得没那么严重;然而,当时这种「看重人才甚于人品」的偏差观念,就是信仰群体破窗的开始。因此,从哥林多前书第五章这里可以得知,除旧的第二项原则,就是应「正视人品甚于看重人才」。
◤检视自己所轻忽的 是不是神所重视的?
除旧的第三项原则,就是检视自己所轻忽的事是不是神所看重的事,人们生活与事奉中,常常有「一点面酵」,看起来不严重,就轻忽其后果。像罗得「渐渐」挪移了帐棚(创世记十三章12节)、大卫先从日落平西时懒散不警醒,就犯了情欲的罪,之后就用欺骗诡计陷害乌利亚,最后更借刀杀人(撒母耳记下第十一章)。
生活中饮食不健康、设备不维护、汽车没保养、内涵不充实、关系不经营⋯⋯看起来都不严重,但长期下来就造成严重后果。
厚恩牧师更引用华神前院长陈济民牧师曾说的话:「教会对于基督徒生活的要求,必须超过地上法律的标准;地上合法的事,不一定是基督徒应当做的事,在人间合法的事,在神面前不一定无罪。」因此,心灵的除旧布新需要以圣经真理作为判断依归。
◤除旧不只在外在 更是内在动机
哥林多前书五章8节提到,「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牧师说,「诚实」希腊文为「日光」与「审判」的复合字,意思含有把自己放在日光下彻底检验,这并非是马虎的检验,也不是虚伪的检验,而是进入生命深处彻底的检视。马太福音第五到七章登山宝训中,对于旧约的律法,耶稣也是带领听众进入检视动机的层面,因此心灵除旧的第四项原则就是,除旧不只是外在,更是要养成检视内在动机的习惯。
除旧布新的第五项原则,则是可以扩大除旧范围,从个人层面扩展到信仰群体。哥林多前书五章9节「我先前写信给你们说,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此处「相交」指的是打成一片,甚至是同流合污,对于信仰群体中犯罪不悔改的人,这段经文2到5节甚至提到要施行纪律,将其赶出信仰群体。
在新的一年可以检视事奉团队,如果有的人在人品、生命各方面不适合担任重要职位,就应有勇气来整顿,让合宜的人来承担其职位。他认为,信仰群体中有时过于强调同理心,却失去了真理心;若在教会中有人做了不合乎真理的事,教会有责任看守肢体、给予劝戒、并施行纪律,施行纪律是神的大能在教会中彰显的方式之一。
牧师特别提醒,群体的除酵是针对教内,而不是对教外,所以基督徒不是优先去指责教会以外的朋友之犯罪;对于非基督徒的朋友,首要之务是在于传福音,而非优先指责其罪。
◤新春及平时 都应时时除旧布新
有时外界环境吵杂,有的人不容易静下心检视生命中的酵,新春假期是一个可以善用的时段,可以预备一段安静的时间,好好读一卷圣经,因为「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后书三章16节),让神的话语对我们的生命说话;而除旧布新也不只限于过年期间,平时灵修就可以是日日更新的时刻。
有时,生命的除旧布新会面临「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马书七章18节),牧师提醒,除了个人努力之外,或许可借由群体的帮助,像是请家人提醒与帮助自己不要吃不健康的食物、跟小组弟兄姊妹相约一起运动,借由群体互相督促,来帮助自己有纪律的实践除旧布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