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栋小的物业出租,老美房客也是基督徒,所以房租收的非常低廉,过去一向相安无事。近年来大概是受金融风暴影响,他们不但不按时交租,有时甚至不讲道理,几次与他们交涉都不得其门而入,只好下最后通牒,他们才有回应。这几个月他们又搞乌龙,我们实在忍无可忍,又下了最后通牒,存证信函回联都收到了,还是没收到他们的消息,心中非常的气愤与不安,我们想这次只好找律师对簿公堂了。
灵修时,心中很不平静,想到我最近在正道神学院及家庭更新协会的「爱与冲突成长营」中,学习如何在冲突时,用恰当的言辞与技巧与对方沟通,营造双赢。课堂上,Harry与Nancy老师的引导,让我们更清楚明白,我们的神是位和平的仁君,也学到了如何用主耶稣谦卑、温柔的爱及目光,接纳包容我们所认为不可爱的对方。于是,我和外子Michael一起祷告,求神给我刚强壮胆,不怕语言的障碍,应用课堂所学的技巧与他们沟通。
电话一接通,表明我的善意,她也愿意详细陈述他们的需要,我们彼此请求饶恕,有了很愉快的对谈,隔在我们中间一道很高的无形营垒被拆除了,我们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沟通,需要也都得到满足,同时也建立了友谊。
冲突产生时,我们常会被外在的行为(心理学称之为「行动语言」),表现出的愤怒情绪误导,以为对方不讲道理,回避问题,或者看到对方盛气凌人、张牙舞爪的恶劣态度,就随之闻鸡起舞,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却像星火燎原,引发不可收拾的场面。事实上,冲突时,人都有内心的基本需要,是正面积极的,就是人人都需要被了解、被接纳、被爱、被尊重、被肯定。这些基本的需求如果没有被满足,心里受伤后,自卫能力就会如网罗一样捆住自己,以致产生苦毒、不安全感、忧郁,在心中埋下隐形的地雷,甚至反击报复。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气时,我们的智慧指数不及3岁小孩,如何使用正面理性的语言沟通,说出受伤的感觉,让对方看到你谦卑柔和的态度,处理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一个小女孩的父亲有了外遇,要离家另筑新巢。小女孩非常伤心,渴望父亲能回家,重享以往父母相爱的温暖。于是写了一封信给父亲,说她作了一个噩梦,梦里母亲开车载着她和弟弟,迎面来了另一辆车把他们撞的遍体鳞伤,而撞他们的车内坐着的竟然是父亲及另一个女人。父亲看了信之后,发现自己的行为对家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他的内心还是爱着家人,终于回转将心归家。
冲突时,基督徒很喜欢采取「用爱心说诚实话」的方法,希望能以说清楚讲明白来建立关系,但常常是好心得不到回报,反而拉远彼此的距离,产生了嫌隙、冷漠或回避,甚或粗言相向。为什么呢?是不是基督徒在「说诚实话」时,像讨债鬼般的对应,或像可怜的乞丐求讨自己都没有的,而造成个人及教会的伤害?箴言十五章1节说:「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
人与人的关系越亲密,冲突的机会就会越多,冲突是神给我们学习成长的机会。不要怕冲突,重要的是,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语言」?冲突时,我们可以省察自己的不足,看见对方的软弱,洞察彼此内心正面积极的需求;冲突时,也是彼此更多了解的时候,适当的处理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冲突时,思想神在哪里?祂要我们如何回应?冲突时,爱那不可爱的人,是磨练我们成长的机会。